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特性及对保护整定的影响 an analysis on short-circuit characteristic of wind turbine driven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and its impact on relay setting.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特性及对保护整定的影响 an analysis on short-circuit characteristic of wind turbine driven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and its impact on relay setting
第35卷第6期 电力系统自动化 V01.35No.6
201 FI AutomationofElectricPower Mar.25,2011
1年3月25 Systems
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特性及对保护整定的影响
苏常胜1,李凤婷1,武宇平2
(1.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鸟鲁木齐市830047;2.张家口供电公司,河北省张家口市075000)
摘要:风电场运行方式多变,对保护整定提出了新的要求。短路特性是保护配置的前提和依据。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讨论了其数学模型和电磁暂态过程;建立了风电场联络线接地故障时,风电场
提供的短路电流以及电流保护整定的表达式,对影响风电场故障特性和保护配置的主要因素进行
了分析。参照实际风电场运行情况,以PSCAD/EMTDC为平台建立了风电场并网运行的仿真模
型,研究了控制策略、风电场投入系统容量、机组类型对故障特性和保护整定的影响。仿真结果与
理论分析相吻合,表明风电场保护整定应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以提高风电场继电保护动作的有
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风电场;双馈感应发电机;短路特性;保护整定;仿真分析 ..。
0 引言 1 双馈风电机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风电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中风电容量比例 1.1 双馈风电机组数学模型
的不断提高.,使得接入电网的网架结构、系统潮流分 1.1.1 风力机数学模型
布、故障电流及流向发生了变化。风电机组的短路 风力机通过叶片捕获风能,并将风能转换为作
特性与常规火电、水电机组差别很大Ll屯J。双馈风电 用在轮毂上的机械转矩。风速与转矩之间的关系可
2|:
机组作为目前风电场的主流机型,在国内已投运的 表示为u1‘1
风电场中被广泛采用。有关双馈风电机组的研究主
TM=103 (1)
pAC。导苦
要集中在其并网运行及电压稳定等方面¨。5J。从保 一 w‘N
护工程的角度研究风电机组故障特性的文献相对较 式中:丁M为风力机叶片的转矩;JD为空气密度;C。
为风力机功率系数;A为风力机叶片扫过的面积;
少。文献[6j蕈点分析了异步风力发电机送出的短
路电流,提出了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方案;文献[73。V。为作用于风力机的风速;cc,。为风力机额定机械
角速度;P、为风力机的额定功率。
分析了风速对风电场故障特性的影响;文献[8-10]
从轮毂到发电机转子之间的联轴器和齿轮箱用
基于异步风电机组,分析了风电场阻抗特性和短路
特性,对风电场联络线、风电场接人配电网的保护进 一阶惯性环节朱描述,方程式为:
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侧蕈于单纯的风电机组 7一Tm) (2)
学一土(TM
Q£
的短路输出特性,而实际风电场的出力特性,还要受 Zd
式中:铂为机械传动部分的时间常数;Tn。为发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尺度低氮燃烧技术在国产330 mw机组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dual-scale low nitrogen combustion technology in domestic 330 mw unit.pdf
- 双尺度二阶矩颗粒湍流模型和提升管内稠密两相流动的模拟 simulation of dense gas-particle flows in a riser using a two-scale second-order moment particle turbulence model.pdf
- 双层芯片叠层封装的eda仿真设计 the design of a stacked-die packaging using eda tools for simulation.pdf
- 双尺度灰色关联度的医学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medical image edg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dual scale gray correlative degree.pdf
- 双电层电容器的电容特性分析 analysis of capacitance of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pdf
- 双电机可拓模糊pid同步控制策略的研究 research on extension fuzzy-pid synchronous control strategy of double-motor.pdf
- 双传声器指向性噪声消除在手机中的应用 dual-microphone directional noise cancellation in mobile phone.pdf
- 双传声器近讲语音增强算法的dsp实现 realization of close-talk speech enhanc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dsp.pdf
- 双电压闭环控制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的改进 improvement of detection method for harmonic currents based on double voltage close-loop control.pdf
- 双电层电容器电压均衡技术综述 overview of supercapacitor equalization technology.pdf
- 双馈风电机组接入对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 impact on angle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 with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connected to grid.pdf
- 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研究 study on control strategy for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of double fed wind power units.pdf
- 双馈风电机组接入地区电网后的电压稳定分析 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wind turbines integration into regional power grid.pdf
- 双馈风电机组暂态特性分析及低电压穿越方案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low voltage ride-through scheme of doubly-fed wind turbine generators.pdf
- 双馈风电机组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pdf
- 双馈风电机组的建模仿真及其等值方法研究.pdf
- 双馈风电机组机电耦合与轴系稳定的分析与辨识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for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and shaft stability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pdf
- 双馈风电系统参与频率调节的小扰动稳定性分析 small sign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doubly-fed wind power system participated in frequency regulation.pdf
- 双馈风电机组转速观测及容错控制策略 studies on the rotor speed observation and fault-tolerant control strategy for wind turbine driven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pdf
- 双馈风电系统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的改进 an improved control strategy of grid-side converter for dfig.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