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无损蓄电池均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implementation of bidirectional non-dissipative battery balancing system.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向无损蓄电池均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第3l卷第2期 电工电能新技术 V01.3I,No.2
2012年4月 Advanced ofElectrical and Apr.2012
Energy
Technology Engineering
双向无损蓄电池均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金龙,夏超英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针时磷酸铁锂蓄电池在串联使用时各单体间存在的电压差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流行的均
衡策略具体设计实现了一套双向无损均衡系统。硬件方面,本系统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了信
号控制电路与均衡电路的集成;软件方面,则设计了一种模块分组均衡的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
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电池单体间的不一致性,并具有较快的均衡速度和良好的均衡精度。
关键词:储能电感;磷酸铁钽电池;双向均衡;分组均衡策略
中圈分类号:TM911;TM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076(2012)02_0015-04
1 引言
面对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电动汽车(EV)以
其低噪声和零排放的优点,成为了研究热点。蓄电
池是EV的动力环节,但其单体端电压普遍较小,研
究表明整个电池组的有效容量会受最小容量单体电
池的影响…。若单体间的电压差异得不到及时的
平衡和抑制,这种不均衡性就会随电池的充放电循
环不断加剧,最终会影响整个电池组的工作。因此
有效的电池组均衡系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 图1均衡系统结构框图
1 Structureof system
本系统的硬件结构采用的是一种双向非耗散型 Fig balancing
电流分流电路,这种均衡方式可以将相邻两个电池
单体中电压较高的单体的能量转移到电压较低的单
体中,而电能转移的媒介就是储能电感。
2硬件电路的实现
整个系统的结构如图l所示。主控芯片采用
TMS320LF2407,首先通过光耦选通和信号采集调理
电路将电池电压通过AD通道输入DSP;然后经过
均衡比较逻辑生成MOSFET开关管的PWM控制信
号;此信号经过驱动环节即可用于驱动MOSFET,从
圈2均衡电路整体结构
而控制均衡电路的工作状态;此外系统还通过SCI
Structureof circuit
Fig.2 balancing
实现了与PC机的通信,并具有备用的CAN接口。
本系统在具体的硬件实现中通过资源合理配置 驱动环节,均衡电路以及电池组之间的连接图[41。
实现了信号控制电路与均衡电路的集成。图2是均 如图2所示。电池组是由多节单体电池串联而
衡电路的整体结构;图3则给出了单个均衡模块中 成,每相邻的两节单体n和n+1都连接着一个均衡
收稿日期:2011-05-3l
作者简介:张金龙(1983.),男,河北籍,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池管理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夏超英(1958.),男,湖南籍.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传动控制系统、电池臂理系统。
万方数据
16 电工电能新技术 第31卷
模块,因此对于包含疗节单体的串联电池组而言共 池单体串联的电池组而言,共需要2珏一2个MOS.
需要n一1个均衡模块。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在电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膜法和edi在热电厂中水回用中的试验研究 test study on using double mebrane method and edi in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intermediary water in thermal power plants.pdf
- 双膜法-海水淡化在沿海电厂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uf+ro-sea water desalination in seaside power plant.pdf
- 双模态超声波电机抗慢速爬行驱动模式研究 study on anti-slow crawling actuation mode of bimodal ultrasonic motor.pdf
- 双目标日有功经济负荷分配的模糊算法 the fuzzy algorithm of bi-object active power economic load distribution.pdf
- 双目立体视觉中摄像机标定技术的研究 research on corner detection technique for binocular stereo vision.pdf
- 双偏心液压缸驱动隧道掘进机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 design of the 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double-eccentricity hydraulic cylinder drive shield.pdf
- 双频buck变换器的性能分析及设计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ouble frequency buck converter.pdf
- 双频buck变换器工作模式 the operation mode of double frequency buck converters.pdf
- 双频buck变换器 the buck converter with double frequency.pdf
- 双频激电仪接收机 receiver of dual-frequency ip instrument.pdf
- 双向可控硅不同象限触发方式可靠性探究 triac trigger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quadrants.pdf
- 双向通讯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设计 design of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pdf
- 双向智能电能表功能需求和结构性能分析 function requirements and structure properties analysis of bi-directional smart meter.pdf
- 双向可控硅器件在片上静电防护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dual-direction si controlled rectifier device for on-chip esd protection.pdf
- 双谐振注入式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a double resonance injection type of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ubstations.pdf
- 双谐振注入式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及控制方法 novel active power filter with double-resonance injection circuit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pdf
- 双星形电容器组中性点不平衡电流计算与调整 calculation and adjustment on the unbalance neutral electric current y-y connected capacitors.pdf
- 双星形电容器组中性点不平衡电流实用算法及仿真分析 practical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n the unbalance neutral current in y-y connected capacitor bank.pdf
- 双有源区隧道再生半导体激光器温度场分布研究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tunnel regeneration semiconductor laser with two active regions.pdf
- 双油枪微油点火技术在燃用褐煤锅炉上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tiny-oil ignition with double oil guns technology on a lignite boile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