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板桥的诗书画印
郑 燮 教学目的 学习郑板桥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能够关爱他人,善待他人。 体会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明白如话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 江苏兴化人,三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少时读书于江苏仪征二十岁学填词,二十六岁设塾教学,业余时间研究诗文书画。他生活十分清苦。开始以卖画为生。他中秀才后,四十岁才中举人,四十四岁考取进土。先后当了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十二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目睹当时社会许多黑暗他的一些施政措施,遭到豪绅的排斥,终在 乾隆十八年去职。 郑板桥一生艺术成就很高,他的诗多关心民间疾苦。书法“板桥体”(他自称六分半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前无古人。他的绘画,常以兰竹石松菊梅为题材,尤工兰竹,擅长水墨,极少设色。他的治印艺术虽不及书画艺术影响大,却是他书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特定形式,他在一幅画卷中常用印5-6方,最多则11-12方。郑板桥的诗书画印,一般赞之为四绝。他的书画一向为人民所喜爱。 背景简介 内容述评 一、感情真挚、坦率,平易近人,有如促 膝对坐聊家常话,娓娓动情,感人至深。 二、语言清新自然,晓畅易懂,无论是议 论还是抒情,随手写来,不事雕饰,毫无滞碍。 大量使用口语,明白如话如 “忍气吞声”、 “捱人笑骂”,读来生动自然,琅琅上口。 思考与练习 一、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这段话的理解,并说说这种观点有何现实意义。 二、 本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郑燮“仁”的思想? 三、 对“板桥家法”,今天如何看?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 所为家书忠厚垦挚,有光禄《庭诰》、(颜之推)《颜氏家训》遗意。(《清史列传·郑變传》) 所刻寄弟书数纸,皆老成忠厚之言,大有光禄《庭诰》、(颜之推)《颜氏家训》遗意,异乎放荡以为高者,信贤者之不可测也。(清·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郑變》) 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郑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 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 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至郑板桥1693年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直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板桥天资聪颖灵悟,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能作文联对。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二十六岁至真州 之江村设塾教书。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七歌》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最受人们称道的画家。他有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诀、真趣。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板桥画兰,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 兰之烂漫天性。板桥画石,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时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他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尤其是将书法融于绘画之中,画竹是“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郑板桥的书法与绘画一样,亦具“狂怪”意趣,他的字初学黄庭坚,后改《鹤铭》,又融入兰竹笔意,遂自创出一种“六分半书”。结体扁形,又多夸张,肥瘦大小,偃仰欹斜,呈奇异狂怪之态;章法也很别致,疏密相间,正斜相揖,安排得错落有致,主次有别,人有“乱石铺街”之喻。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来历 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两人交谈十分投契。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能源发电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未成年人出游免责协议书5篇.docx VIP
- 八年级体育教育教学计划..doc VIP
- 劳动教育(微课版):认识劳动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特高压输电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PDF VIP
- (高清版)DGJ 08-2173-2016 展览建筑及布展设计防火规程.pdf VIP
- 高中英语【拓展阅读】Before You Feel Pressure 双语课件.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完整版.pptx VIP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5年1月份修订).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