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传说.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传说

维普资讯 又 乙 会 卒 中 国 古 代 神 话 中 的 “仙 境 传 说 。苟 波 高原地区的昆仑神话系统与发源于东部沿海的蓬莱 神话系统。据 《史记》记载,在东方海边燕齐一带海上 有三个仙山:蓬莱、方丈和瀛州。那儿有仙人居住,但 却可遇不可求 : “仙境”的观念早在道教之前就存在 ,它是中国 “自威、宣、燕昭使人人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 古代 “乐园”神话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道教产生后 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 在汲收 “仙境”传说基础上形成了宗教色彩更浓的神 引而去。 仙境界理论 ,但 “仙境”本身并非是一个纯宗教范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 畴。从最早的乐园神话开始,“仙境”就是中国先民集 兽尽自,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 体意识中和谐富裕、平和安乐生活的象征,是中国人 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上 理想生活的一个缩影以及隐蔽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 莫不甘心焉。” 个美好梦想。所以,它体现的是一种超越宗教意识的 关于蓬莱仙山的传说也记载于 列《子 ·汤问篇》 世俗愿望和理想。 中。此传说将 “三神山说”发展为 “五神山说”,并以 中国远古神话对反映先民理想和愿望的 “仙境” “归墟”来统一命名: 曾有过非常详细的描绘。这些神话故事构成了中国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府之 “乐园神话”的重要部分。后来兴起的志怪小说也将 谷,其下无底,名日归墟,八舷九野之水,尺汉之流, “仙境”故事纳入其体系,加以渲染和进一步发挥。这 莫不注之而无增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日岱舆,二 种传承关系既起源于神话作为文学源泉必然对后来 日员峤,三日方壶,四日瀛州,五日蓬莱。其山高下周 文学体裁产生影响,又决定于早期小说家的特殊身 旋三万里 ,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差七万里, 份——他们大都由巫演化而来。而中国古代神话,大 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 都是由巫创作和编集。鲁迅称 《山海经》为 “古之巫 歼之树丛生,华食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 书”。研究古代仙话的罗永麟则称:“整部 《山海经》, 之人皆仙圣之种,一 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 实际上不过是古代巫师,道士以其所具有的地理历 五山之根无所连着 ,常随波上下不往还 ,不得踅峙 史知识,附会民间神话、仙话、传说和奇闻怪事而编 焉。” 成的一部巫书,也就是一部古志(神)怪故事书。” 《史记》和 《列子》中记载的神山可以视为一个系 从神话和早期小说来看,中国 “仙境”传说在道 统。它们描绘的仙山有许多共同特征:①处于古代东 教产生前已形成两个不同的系统:西方发源于西部 方海边燕齐一带;②由几个仙岛组成,名称相同。只 维普资讯 义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