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 优秀课件
* * 课时24 牛顿第三定律 课前导航 顶牛比赛 图24-1 如图24-1所示,身高和质量可认为相同的小张和小李,穿同样的鞋在同一水平地面上通过一轻杆进行顶牛比赛,企图迫使对方后退.设小张和小李对杆的推力分别为F1、F2,小张和小李两人身体因前倾而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1、α2.已知倾角α越大,此刻人手和杆的端点位置就越低,最终结果小张获胜. 请你思考: 1.小张和小李对杆的推力(F1、F2)哪个大? 2.两人身体因前倾而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α1、α2)关系又如何? 3.你认为小张获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建议找一位同学去试试) 基础梳理 知识精析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认识 (1)同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同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机理相同,因此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例如:物体受的支持力与其反作用力(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均属于弹力. (3)异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效果,永远也不存在相互抵消、两力平衡的问题. (4)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对称的,等大,共线反向.作用力也可叫反作用力,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如A作用B与B作用A“对称”.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 二、深刻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适用条件:牛顿第三定律与所选的参考系无关,这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参考系的不同而使物体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发生任何变化. 2.定律叙述中“总是”的理解: 这里的“总是”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体与大物体之间,或大物体与小物体之间,还是任何形状的物体之间,其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2)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或静止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和消失是同时的. 三、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 牛顿第一、二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质点)而言的,只解决了一个物体运动规律的问题.但自然界中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在受其他物体作用的同时也会对其他物体有力的作用,不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较全面地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就无法解决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因此,只有牛顿第一、二定律还不够,必须加上牛顿第三定律才能构成比较全面地反映机械运动的一套定律. 四、牛顿三个运动定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特别提醒: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常借助牛顿第三定律将物体受力进行转换. 方法指导 一、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例1 如图24-2所示,甲、乙两人的质量相等,分别站在质量也相同的两条小船上.开始时两船均静止.甲的力气远比乙的力气大,现让甲、乙两人各自握紧绳子的一端,并用力拉对方.两人均相对船静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船先到达中点 B.乙船先到达中点 C.两船同时到达中点 D.无法判断 解析 甲对绳的作用力与绳对甲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乙对绳的作用力与绳对乙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总是等大反向.而由轻绳状态可知,绳所受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由此可知绳对甲、乙两人的力等大,两船运动的加速度时刻大小相等,因而只能同时到达中点,选项C正确. 答案 C 二、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理解 例2 若物体静置于水平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解析 要分析各力的关系,首先要对物体受力及物体对桌面的作用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如图所示,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FN与G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正确;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必为性质相同的力,这里的压力从性质上讲是弹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力,故选项B、C错误;由于支持力和压力是物体与桌面相互作用(挤压)而产生的,因此FN和FN′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D错误. 答案 A 点评 (1)判断一对力是相互作用力还是平衡力或者两者均不是,关键要抓住这对力是否符合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的特点. (2)在判断一对力是否为相互作用力时不要只关心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汉语国际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书.docx VIP
- 河南省2025届高考数学模拟卷(4)[含答案].docx VIP
- 黄油小熊主题通用PPT模板.pptx VIP
- 2024山东化学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有机合成与推断.docx VIP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编-元代文学.ppt VIP
- 工具机切削稳定性分析.PDF
- T∕XJCETS 010-2024 水工用聚氨酯密封胶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2025年度春季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专利功能性限定权利要求相关问题分析-Analysis of Issues Related to Patent Functional Limitation Claims.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