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艺气体吸附净化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论文.doc

合成氨工艺气体吸附净化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成氨工艺气体吸附净化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 论 3 1.1现有气体吸附控制技术的综述 3 1.2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8 第二章 脱碳设备及工艺流程方案的比较 9 2.1气体脱碳净化方法的对比与选择 9 2.2吸附剂的对比与选择 12 2.3操作方案的对比与选择 14 第三章 合成氨工艺气体净化系统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17 3.1变压吸附控制方法及设备 17 3.2四塔联合操作 18 第四章 控制系统模拟状态的实现 26 4.1变压吸附模型的基本理论 26 4.2压力监控系统的控制原理 26 4.3变压吸附工作站设计 30 第五章 总结 34 参考文献 36 致谢 38 附录一 外国文献翻译 39 附录二 外国文献原文 52 第一章 绪 论 合成氨工业是现代化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的任务是固定大气中游离状态的氮,使之变为氮的化合物———氨。液氨、氨水和用氨生产的尿素及各种铵盐都可以用作氮肥[1]。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气制备、气体净化以及氨合成三大模块。在气体净化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粗原料气经过变换后,气体含二氧化碳约18-35%,为满足氨合成工序补充气中一氧化碳加二氧化碳小于20ppm的要求,需要进行脱碳处理,脱除二氧化碳的工艺分为粗脱和精脱两个步骤。由于CO2既是氨合成催化剂的毒物,又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的重要原料,因此变换气中CO2的脱除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需要考虑其回收利用[2]。 节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合成氨是一种产量大、能耗多的化工产品,合成氨厂能耗差别很大,生产每吨氨的耗能量与所使用的原料品种及工艺过程有关。即使使用同样的原料和同样的方法,由于采用新的工艺和设备的程度及管理好坏,其能耗水平也存在颇大差距[3]。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其工艺流程与原理,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以及操作方法,才能达到为企业节省能耗,获得更大利益的目的。 本课题背景为煤制合成氨,其流程如图: 图 1.1 无烟煤(焦炭)制合成氨的示意流程 1.1现有气体吸附控制技术的综述 目前在合成氨工厂脱碳过程中多采用变压吸附法及与之配合的自动控制系统。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PSA变压吸附法脱除合成氨变换气中CO2工艺自1991年在湖北建阳县化肥厂成功实现工业化以来,10年中已在全国建成各种规模的工业装置近百套,为中、小型合成氨厂改变产品结构、节能增效起了显著的作用。与传统的湿法脱碳技术相比,变压吸附脱碳技术以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可靠、费用低、适应性强、无设备腐蚀问题等优点而受到众多厂家的青睐。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型合成氨厂要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就必须提高竞争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变压吸附脱碳技术已日益成为目前脱碳技术的首选。5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从事变压吸附技术的研究工作,自60年代初该技术工业化以来,在吸附剂、工艺、控制、阀门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尤其进入70年代中期,随着大型化变压吸附装置的不断推广,该技术得以迅猛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附剂性能不断提高 吸附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PSA装置的投资高低、消耗大小及操作稳定与否。近年来,各研究单位和吸附剂生产厂家投入大量人力及财力进行吸附剂性能的改进工作,力求赶上世界上发达国家生产的吸附剂同等水平,使得吸附剂性能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吸附剂的吸附量提高、分离系数增加、再生更容易及吸附剂强度增加等方面。针对炼油和石化行业富氢混合气(如重整尾气、催化干气,加氢尾气等)中烃类组分多且含有高碳烃组分的特点,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处理这类气体的吸附剂研制攻关小组。经过大量的实验,终于研制出应用PSA技术一步除去炼油厂混合气除氢气外所有杂质的专用吸附剂CAN-299。使用这类吸附剂可省去传统的TSA预处理工序,提高了氢气的回收率,大大简化了流程,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投资。这类吸附剂先后在镇海炼化、辽阳化纤、沧州炼油厂及济南炼油厂的大型PSA装置上使用[5]。 (2)PSA处理气源大大增加 由于吸附剂技术的进步,使得PSA装置处理原料气的种类大大增加。以制氢为例,PSA装置工业化初期处理的气源主要为合成氨弛放气,后来发展到变换气、脱碳精炼气、半水煤气、城市煤气、焦炉煤气、发酵气、甲醇尾气等。随着我国石化工业的迅猛发展,PSA装置已能从催化干气、重整尾气、加氢尾气、轻油转化中变气中提纯氢气。到目前为止,PSA适用的气源已达到70余种。 (3)产品回收率大大提高 以往PSA技术的最大缺陷就是产品收率低,一般只有70%左右,导致单位产品气生产成本较高。随着吸附剂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