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 捷 周晓林
心 理 学 报 2001 , 33 (3) :214 —218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
庄 捷 周晓林
( (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875 ;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871)
摘 要 采用图片命名方法考察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 ,并进而分析语音计划的单位和序列性。选取能同时用单音
( ) ( )
节 如“羊”和双音节 “山羊”命名的图片作刺激材料 ,发现双音节命名明显慢于单音节命名 ,这种效应既表现在首
( ) ( )
音节型 如“花”与“花朵” ,也表现在尾音节型 如“羊”与“山羊”刺激材料上。研究结果支持语音编码从左到右、系列
提取和双音节词的词音计划单位大于单音节词的观点。该文还对图片命名中的频率效应进行了事后分析。
关键词 词汇产生 , 图片命名 ,语音编码 ,词长效应 ,频率效应。
分类号 B842. 5
因此发声就更快一些。许多言语产生模型都假定语
1 引 言
音计划是“从左到右”,依次序列增加的 ,这些模型解
言语产生是从激活概念 ,提取语义、句法和语音 释词长效应仅是举足之劳。但另一些模型 ,如 Dell
信息 ,到控制发音器官发出声音的过程。目前 ,对言 [ 4 ] 的相互作用模型 ,假定一个词的所有语音信息在
语产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词汇产生和句子产生 ,研 语音编码时被平行地插入抽象的语音结构中 ,词的
究方法主要有语误分析和实验方法。词汇产生实验 长度与语音插入的效率无关 ,这种模型在解释词长
研究中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图片命名法。言语产生研 效应时颇费周折。
究中的一个方法论问题是对说话者的交流意图以及 然而 ,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是否存在却是一
所激活的概念进行实验控制 ,而给被试呈现图片 ,要 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对词长效应的疑问也使得言语
求他们对其命名 ,可以有效地控制被试的语义激活。 计划的序列性问题复杂起来。毫无疑问 ,人的具体
说话者必须先提取图片的意义 ,然后才能激活相应 发声是序列性的 ,“从左到右”。现在的问题是,在语
(
的音位表征 ,这些抽象的音系表征必须具体化 如音 音计划过程中 ,一个词的多少语音信息被激活之后 ,
)
节化 ,并依此构造细致的语音计划 , 以指挥发音器 发音器官才能开始发声 ? 如果发声仅能在整词的所
官执行发音程序 ,产生声音。图片命名能准确反映 有语音信息被编码后才能开始 ,则多音节的词在发
词汇产生的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