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 古代诗词二首课件 苏教版.pptVIP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 古代诗词二首课件 苏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二十六课 古代诗词二首 新课感知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朝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他是位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卖炭翁》就在其中。 生字新词 伐薪(xīn) 两鬓(bìn) 辗冰辙(niǎn) 翩翩(piān) 两骑(jì) 叱牛(chì) 系向牛头(jì) 请熟读本诗,回答下列问题。 1.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何这样写? 答: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答:是从外貌描写来刻画的。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理解诗意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4. 诗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卖炭翁运炭的艰辛? 答:是从心理描写刻画的。卖炭翁自己身上“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答:“衣正单”“一尺雪”“碾冰辙”“困”“饥”“歇”。 理解诗意 请概括一下卖炭翁的形象,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分析归纳。 深入探讨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 外貌描写 写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劳动艰辛、年岁已高。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心理描写 写出卖炭翁的孤苦无助,急于通过卖炭获取生活资料,“可怜”两字表现出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动作描写 写出卖炭翁劳动艰辛和卖炭的不易。 卖炭翁形象: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深入探讨 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请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 作用:写出了宫失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 作用: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 作用: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 板书设计 卖炭翁 白居易 烧炭——运炭——炭被抢 外貌描写:艰苦、可怜 半匹红纱一丈绫 —— 一车炭,千余斤 (强烈对比) 新课感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他是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辛弃疾还是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英雄。公元1162年,23岁的辛弃疾受北方起义军首领耿京的委派,从山东济南赴建康(今江苏南京)面见宋高宗,联络共同抗金之事。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他听说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朝,起义军已溃散,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深夜突入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军营中,生擒张安国,策马飞奔,星夜渡江,直到建康,将叛徒交南宋朝廷处置。 豪放词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前驱是范仲淹。北宋时期,以苏轼为首的一批文学革新派诗人打破传统柳词的词风,以“豪放”评词写诗,其特点是不拘守音律、气象恢弘雄放。到了南宋时期文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豪放派对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知识链接 词音词意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 ,五十弦/翻/塞外声 霹雳(pī lì) 挑灯(tiǎo) 的卢(dí) 梦回吹角连营(醒) 五十弦翻塞外声(演奏) 马作的卢飞快(像) 理解句意 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释义: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