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工业锅炉的主要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工业锅炉的主要结构

3. 单锅筒横置式直水管锅炉 单锅筒横置式直水管锅炉(图2-15)工作压力一般为1.3MPa,蒸发量为2 t/h、4 t/h或6 t/h。这种锅炉主由锅筒、主炉管、分联箱和泥箱等受压部件组成。锅筒横置在锅炉后部最高位置;主炉管全是直管,错列布置在炉膛上部,前高后低,与水平成150夹角,以利于水循环;前后分箱均为波浪形,泥箱在后联箱下部,用于积存水中泥垢,排污管设在泥箱底部,提高排污效果。 水循环系统是,锅水由锅筒经过后连管,进入后联箱,在主炉管内吸热后,产生蒸汽进入前连箱,汽水温合物由前连管回到锅筒内。蒸发量6.5 t/h的锅炉,还在炉膛两侧装有水冷壁管和上、下联箱,自成独立的水循环回路。 燃烧设备多采用链条炉,烟气由炉膛自下而上进入第一(前)烟道,横向冲刷管束,到顶部后转1800弯进入第二(中)烟道。由上而下冲刷管束,然后再向后转1800弯进入第三(后烟道,由下而上冲刷管束,到管束后上部转入尾部受热面,最后从下部经引风机由烟囱排至大气。 这种锅炉缺点很多,主要是波浪形的分联箱制造困难,消耗钢材多,占地面积大等。因此国内已停止生产这种锅炉。 4. 单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 单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图2-16)的锅筒位于炉膛的正上方,两组对流管束对称地分布于炉膛两侧,构成了“人”字形或“A”型,所以又称人字型或A型锅炉。两侧主炉管和水冷壁管的上端都与锅筒连接,下端分别与两侧下联箱连接,从而省掉了水冷壁的下降管。水循环系统比较简单,锅水从锅筒进入两侧的主炉管,下降至下联箱,再经炉膛水冷壁管上升,又回到锅筒内。 图2-16所示为DZD20-25/400-A型锅炉,为一抛煤机倒转链条炉。燃烧设备是抛煤机和倒转链条炉排。炉内高温烟气经靠近前墙的左 、右两侧的狭长的烟窗进入对流烟道,烟气由前后横向冲刷对流管束。蒸汽过热器布置在右侧前半部对流烟道中,吸收烟气的对流放热。在炉后的顶部,左、右两侧的烟气汇合,转折900向下,低次流过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最后经除尘器、引风机排送入烟囱而入大气。 此型锅炉采用了抛煤机,炉膛内不设置前、后拱。由于燃料在抛撤过程中就已受热焦化,燃料着火条件较好,而且在抛煤机风力作用下,部分细屑燃料悬浮于炉膛空间燃烧,从而可提高炉排可见热强度,即可减缩炉排面积,在对流管束中没有隔墙,烟气一次流过,使锅炉结构紧凑;采用单锅筒后,又减少了钢材耗量和制造工作量。缺点是,水容量小,运行时汽压波动较大。 3.4 热水锅炉 热水锅炉进口与出口的工质都是水,大多通过水泵的压力进行强制循环,这与蒸汽锅炉大多依靠锅水的密度差进行的自然循环有着很大的区别。常用的热水锅炉有以下三种形式, 1.管式热水锅炉 这种锅炉有管架式和蛇形管式两种,其优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省钢材,造价低廉,运行时启动、升温较快。缺点是,水容量小,在运行中如遇突然停电炉水容易汽化,并可能产生水击现象。 2.锅壳式烟火管热水锅炉 这种锅炉实际上是由快装烟火管蒸汽锅炉改装而成的。其优点是,水容量大,突然停电时的应变性能优于管式热水锅炉。缺点是,烟管刚性较大,锅壳内的水循环不好,造成各部位之间的温差较大,在管板处往往由于热应力影响,容易产生裂纹和泄漏,对运行安全性危害较大,因而近年来建议不采用。 3.锅筒式水管热水锅炉 这种锅炉的结构与水管蒸汽锅炉相似。它比上述两种锅炉的水容量大,便于检修,适合于工厂取暖用,其水循环方式,可以是强制循环,也可以是自然循环。 图2-17所示为QXZ250-l0/150型热水锅炉,其产热量为3000 kW,即250万kcal/h(大卡/时)(60万kcal/h相当于l t/h蒸汽的热量),出水温度为150℃,工作压力为l MPa。 1一纵向上联箱2一后侧上联箱 3一上联箱管 4一上联箱 5一隔烟墙6一对流管束 7一下联箱管8一下联箱9一左侧下联箱 10一后侧下联箱 11一左侧水冷壁管 12一后侧水冷壁管 这种锅炉没有锅筒,整个炉膛偏置于对流管束的左侧,炉膛的四壁及顶部布有足够数量的水冷壁管。左、右侧墙水冷壁管的上端,与位于炉膛中心线上方的纵向上联箱连接,下端分别与两侧下联箱连接,前后侧墙水冷壁管的上、下端,分别与其各自的上、下联箱连接。对流管束由竖水管组成,纵向各有48排,错列布置,每两排管的上、下端分别与一对上、下联管箱连接,这样上、下共有24对联箱管,所有联箱管的右端都与上、下联箱连接。在对流管束中间,有纵向烟气隔墙,将管束分隔成两部分。 烟气从炉膛右侧墙的后上方烟窗进入对流管束,沿折烟墙由后向前流动,在管束前部转向,又从对流管束的右半部分由前向后流动,最后离开锅炉本体,排入大气。 3.5 我国常压热水锅炉结构与性能示例 目前,我国生产的常压热水锅炉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