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VIP

山西省洪洞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精彩开篇词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家……其中有一位备受世人瞩目的热情澎湃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他就是闻一多先生。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3.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的写作方法以及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并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和敢说敢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默默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这甘愿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心中回荡,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在反动派面前敢干“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少有的优秀知识分子──闻一多先生。让我们从这个“大写的人”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8分钟) 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典籍(jí) 慷慨(kāng kǎi) 迭(dié)起 赫(hè)然 淋漓(lín lí) 目不窥(kuī)园 兀兀(wù)穷年 沥(lì)尽心血 无暇(xiá)及此 迥(jiǒng)乎不同 仰之弥(mí)高 锲(qiè)而不舍 炯炯(jiǒng)目光 2.注意下面这些多音字。 ⑴校(xiào校规;jiào校订) (2)壳(ké弹壳;qiào地壳) (3)藏(cánɡ躲藏;zànɡ宝藏) (4)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 3.解释下面的词语。 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 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 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4.作者链接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学习期间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5.背景链接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五四运动时,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这以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体会感情。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根据这个思路,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这几部分又是怎样衔接的? 【交流点拨】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句和总起下文的“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的过渡句,使文章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作者围绕这两方面分别写了哪几件事?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交流点拨】作为学者方面主要围绕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革命家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