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 土壤空气与热状况.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土壤空气与热状况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土壤空气 第二节 土壤热状况 第三节 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第一节 土壤空气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和特点 (一)组成:与近地面大气基本一样,并互相交换,但各组成分的含量上存在差异。 表 土壤空气与大气体积组成(%) (二)土壤空气的特点: 1 CO2含量显著地增多,氧气相对减少; 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过程中,作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O2而释放CO2,另外,土壤中碳酸盐类的溶解释放CO2; 相对湿度大,经常保持水气饱和状态; 由于微生物的嫌气活动可能有还原性气体,如CH4,H2,H2S的存在,影响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 土壤空气数量和组成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二、土壤空气组成的动态变化 1 剖面变化(Vertical change in soil air) 20-95cm土层中,O2随深度加深而减少,CO2增多,尤其是在粘土中比较明显(透气性差)。 2 季节性变化(seasonal change) 不同干湿季节: 温湿季节(hot and humid season):土壤中的O2少,而CO2增多; 干冷季节(dry and cold season):O2增多,CO2减少。 三、土壤通气性(soil aeration) 土壤通气性(土壤透气性):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 土壤通气性影响多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各种有机物质转化的化学过程,根际呼吸,种子萌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土壤通气产生的机制: (一)、土壤空气扩散(Soil air diffusion) 指某种气体成分由于分压梯度与大气不同而产生的移动。它是土壤空气与大气间进行交换的主要因素,原理服从气体扩散公式: F=-D·dc/dx F:单位时间气体扩散通过单位面积的数量; Dc/dx:气体浓度梯度或气体分压梯度; D:扩散系数,负号表示其从气体分压高向低扩散。 气体分压梯度是引起土壤空气扩散的主要动力。如植物根系的呼吸及微生物对有机残体的好气分解,O2消耗,产生CO2,与大气间出现不平衡,从而发生扩散。 (二)、土壤空气的整体交换(soil air exchange) 指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的压力梯度而引起的气体交换,是土体内外部分气体的整体相互流动。 土壤空气的整体交换受温度,气压,刮风,降雨或灌溉水的影响。 四、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 (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物种子萌发需要氧气的浓度大于10%,嫌气条件下,土壤呼吸产生醛类,有机酸等物质抑制种子发芽。 (二)对作物根系生长及其吸收水肥功能的影响 通气良好:根系生长健壮,根系长,根毛多,接触面积大; 通气不良:根系短而粗,色暗,根毛稀少,水稻则黑根数量大大增加,严重时腐烂死亡,接触面积小。 第二节 土壤热状况 一、土壤热来源与平衡 (一)土壤热来源 1、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 与所处的纬度有关,随纬度的提高,接受辐射减少; 一天之中,14时最高,10-18时较低,2-6时最低。 2、生物热(bioheat) 土壤中微生物生命活动与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热 3、地热传导(conductive of terrestrial heat) 对土壤热平衡的影响因素: 1、天气和气候:晴,阴,雨,季节,年份 2、纬度和地势:纬度低,热量丰富,反之亦然;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3、地形部位:阴面,阳面。 4、植被积雪: 5、覆盖作用; 6、耕作栽培 7、土壤条件:水分,质地,颜色等。 二、土壤热特性(thermal properities of soil) 用来解释同一地区不同的土壤,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几乎相同,但土壤温度却会有较大差异的原因 (一)土壤热容量(thermal capacity) 定义;单位容积或重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分为容积热容量和质量热容量。 容积热容量:指每1cm3土壤增、降温度为1℃ 时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Cv表示,单位:J/(cm3 K)。 质量热容量(比热):指每克土壤增、降解温度1℃ 时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C表示,单位:J/(g K)。 其中Cv=C*d (d:土壤容重)。 土壤热容量愈大,土壤温度变化愈缓慢,反之,土壤热容量愈小,则土温变化愈快。 (二)土壤导热率(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1、定义:指在面积为1 m2,相距1m的两截面上温度相差1℃时,每移钟所通过该单元体的热量的焦耳数,单位:J/(m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