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燃收购战-水越来越浑了
中燃收购战:水越来越浑了7月11日,胶着已久的中国燃气(00384.HK)并购案,突然在二级市场上再起风云。
此前,为抵制新奥能源(02688.HK)和中石化(00386.HK)联合体(下称联合体)发起的敌意收购,中国燃气的实际控制者刘明辉与英国上市公司富地石油(Fortune Oil ,102296.LSE)专门成立合资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吃进中燃股票,从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7月4日,85个交易日投入资金共计15.69亿港元。
根据香港证监会披露的数据,一直维持增持态势的刘明辉阵营,7月11日突然以4.03元/股的价格抛出7952万股,价值3.20亿港元,占当天成交量的69%。此次减持后,刘明辉/富地石油阵营的持股比例由7月4日的17.80%下降至15.99%。
接盘者是北京控股有限公司(00392.HK,下称北京控股)。7月11日,北京控股斥资4.14亿港元,不仅吸纳了刘明辉阵营抛出的全部筹码,还吸纳了其他一些卖盘,持股比例猛增至20.303%,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中国燃气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北京控股的介入,让这起本已扑朔迷离的并购案新生变数。
反收购墙
7月6日,新奥能源就是否收购中国燃气,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特别股东大会。据知情人士透露,出席股东约20人,一小时即完成表决,期间并无股东质疑收购议案。
发起收购议案的新奥能源董事会主席王玉锁及其夫人共持有公司31%股份,只要再争取到19%的股东支持,收购议案即可通过。即便如此,此次特别股东会召开前,仍有为数不少的市场观察人士预测收购议案将遭否决。
结果却波澜不惊,特别股东会的投票率达82%,超过70%的股东投了赞成票。王玉锁夫妇之外,40%左右的股东同意收购中国燃气。
这只是新奥-中石化联合体收购中国燃气的先决条件,因交易涉及反垄断审查,商务部于6月29日向要约人发出通知,决定延长审查要约人联合提交的申请,最长不得超过60日。
接近中国燃气的消息人士告诉《财经》记者,8月6日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未必会出结果,届时联合体很可能会继续推后交易实施期限。
在同行眼里,这起收购过于庞大、风险颇高。一位港华燃气(01083.HK)的高层向《财经》记者指出,在现在的城市燃气终端市场,巨头企业收购小企业尚面临文化融合的问题,遑论新奥要收购同等级别的中国燃气,“大型企业之间的并购问题可能比想象中还多,一揽子全部吞下来风险很大。如果不能自主选择项目的话,根本没必要用太高的价格收购。倒不如大企业自己开发适合自己的项目。”
但就收购要约本身而言,联合体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多家公司在近几个月频繁增持中国燃气股票,竖起了一堵超过50%股份的“反收购墙”。
截至7月12日,刘明辉阵营持股15.99%,韩国SK ES和SK Gas持股15.33%,北京控股持股20.303%,三方合计51.62%,同时,中国燃气的股价已经升至4.02港元/股(截至7月12日),远超去年12月联合体提出的3.5港元/股的收购价格。
联合体方面并没有明显地提高要约价的迹象。“联合体确实试图和中燃董事会当面沟通,但如果他们在要约条件上没有明显改善,双方进行主体会谈完全没有必要,所以沟通一直仅停留在财务顾问层面。”一位中国燃气董事会高层向《财经》记者表示。
联合体的两位主要人物此前曾分别表示,目前的收购价格(3.5港元/股)已经反映市场的公允价值,不会支付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
在新奥能源特别股东大会之后,中国燃气联席董事总经理梁永昌公开促请财团容许要约失效,因要约成功机会甚微。“中燃大部分股东的公开评论清楚地显示,他们并不愿意接受该要约。自该可能要约公布以来,约七成中燃已发行股份曾于市场交易转手,而现时以及过去六个月内之股份交易价,更是远远比该可能要约价为高。”
持股近半的三巨头此前的表态,也印证了梁永昌的判断。由于三巨头的持股成本均高于3.5港元/股,富地石油首席财务官莫贵标、北京控股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张虹海、韩国SK ES集团有关发言人均向香港媒体表示不接受3.5港元/股的收购价格。
在2011-2012财年,中国燃气增加了九个城市管道燃气项目,公司在管道燃气、管网建设等主营业务上的收入和利润增幅较大。在7月11日发布的年报中,中国燃气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收入较上财年增加19.4%,毛利润增加23.9%,净利润增长52.4%。面对这份成绩单,业内普遍认为联合体的收购难度进一步加大。
“搅局者”北控
短短两个月内,北京控股超越刘明辉/富地石油阵营,成为中国燃气第一大股东,堪称一匹黑马。
4月16日至30日,刘明辉/富地石油阵营以3.79港元/股的平均价格买进中国燃气5844.4万股,共投资2.22亿港元,持股比例从14.79%上升至16.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