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光-柔美大气为女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晓光-柔美大气为女人

周晓光:柔美大气为女人义无返顾,承担起沉重的家庭责任 1961年,周晓光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岭北镇的一户农村家庭。作为大姐,她下面还有5个妹妹和一个年幼的弟弟,全家十口人的生计全靠母亲一人的辛苦操持来维持。身为长女,周晓光早早便跟随母亲,挑起货担,做些简单的贩卖生意,补贴家用。 高中毕业后,家里景况更为窘迫。周晓光让妈妈借了几十块钱当本钱,去附近的批发市场进了些绣花的花衬子、绣花针和绣花样,准备去东北卖。 这本是一个花季的年龄,还是—个梦想的年龄,可是周晓光来不及追梦,就要踏上前往东北的列车。那一天,她肩挑两个大包,独自走了6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义乌火车站,踉踉跄跄地挤上了火车。当时的她,并未曾预料到前面的路有多么漫长,亦不曾了解那漂泊的旅程里有几许的艰辛。白天,她摆地摊,夜里,她赶火车,转汽车,在车上闭目休息。就这样,周晓光拿着一本中国地图,沿着公路、铁路往前走,夕发朝至,走南闯北,6年时间,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挑上货担四处叫卖,其颠沛流离之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为了省钱,她从不轻易舍得给自己买东西吃,中午摆摊饿了的时候,就买几个便宜的烂苹果,把坏了的部分挖掉,当作午饭吃。但最苦的还不是这个,最苦的是精神上的孤独,没有亲人,经常一个人晚上捂在被子里,静静地流泪。每次回到家,总是扑到妈妈怀里哭一场,并下定决心再也不出去了,但下次出发时,依然还是踌躇满志,一定要把东西卖完才回家。 这是怎样的一份担当,支撑起一个少女独自漂泊的6年光阴。她会哭,也会笑,用坚强阻挡一切的风雨,内心只有一个非常朴素的愿望:要让家里人能吃饱饭,让妹妹们能够有钱上学,让妈妈在全村第一个戴上金戒指,让奶奶有一件的确良衬衫…… 饱含着泪水和艰辛,周晓光一路颠簸着。挤火车时,她时常需要肩挑—百多斤的担子随汹涌的人流向前,泪水、汗水一齐刷刷向下流;临下火车时,她要早早把货担和自己挪到下车的车厢门口,然后站在那里,等上一天一夜或是更久的时间…… 好在幸运,在家时,妈妈传授过周晓光一些手工活,正好出门在外时候派上了用场。那时候,她不仅卖绣花针、绣花样,还热情而耐心地教当地的小媳妇大姑娘如何用花衬子,如何串线,如何刺绣。她的吃苦精神和热情待客的做法,特别容易赢得人们的同情。因为这,在同行的伙伴中,年龄最小的晓光却总是“销售业绩”最好的—个。 6年闯世界的结果是,晓光赚了2万元。这个要强的女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承诺,让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做行业的引领者,做有品德的企业 1985年,24岁的周晓光和来自浙江东阳的小伙子虞云新结婚了。这个和她一样在外卖绣花样的男孩子用真诚和善良打动了她。 1986年春节刚过,夫妻俩打点行装,准备从义乌火车站上车,继续开始从前的“跑码头”生涯。可临到检票时,周晓光突然提出:“我不想再继续这样漂泊了。”虞云新一听,也赞同妻子的想法:“那你先回东阳,我出去卖完回来。” 和丈夫分别后,周晓光来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在那里,她的眼睛为之一亮。很快,她拿出了所有的积蓄1.5万元,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经营饰品。当时的周晓光只想着等赚足5万元后就回农村去过男耕女织的生活。没想人生彻底改变。 说干就干,周晓光和丈夫在义乌开起了“夫妻店”——虞云新到广东、上海、北京等地进来原材料后,周晓光和妹妹们就在晚上加工,然后第二天在义乌摆摊销售。一年后,她们就赚了十几万元。 挖到第一桶金的喜悦挝后,周晓光成为了义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出了义乌第一个饰品店面,并做了许多新产品的代理商。而正在这一过程中,她发现厂商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供货需求,为此,一个名为“事业”的构想在她脑海生成。 1995年7月,周晓光和丈夫拿出全部积蓄700多万元,在义乌青口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了一家集自主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工厂。至此,以夫妻二人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新光饰品”正式诞生。没有人能够预料得到,此后十多年间,这里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饰品生产基地。而周晓光,则成为了中国饰品行业的引导者,被称为“世界饰品女皇”。 周晓光创造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奇迹。仅三年,新光饰品厂以连续翻番的速度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一举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1998年,当她拿着自己生产的首饰首次参加香港珠宝展,客商们被琳琅满目的新光饰品所吸引,随后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可是企业做大了,做强了,该如何更好地管理?为此,周晓光专门去中央党校学习了半个月,有了现代经营管理的意识。后来,她干脆把浙江大学商学院教授请到公司来,开设了新光集团中层干部“EMBA核心课程研修班”,讲授根据公司情况设计的课程,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学习培训。 对于荣誉,周晓光从不在意,她自认“只有热爱,才能投入”。因为女性的爱美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