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观点及材料之间
在观点及材料之间当女嘉宾公开宣称“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的时候,当女生明明牵手成功,却又在现实生活中与其他男生恋爱且发生财产纠纷的时候,①我们是否会对那档标榜诚信的交友节目产生严重质疑?仅仅用娱乐或市场的理由无法解释其问题根源,一味指责节目背离导向、把关不严也有失科学和冷静,不利于探究问题的实质。在这里,节目的名称、定位与节目的演进过程产生了冲突,甚至构成反讽,它暴露出媒体观点与事实材料之间的游离,呈现给我们的是缺乏明确主张的割裂、模糊的媒体面目。当前,伴随媒体的日益市场化,这种游离、割裂普遍存在于交友、情感和社会民生新闻节目中,甚至已成为电视媒体风行的文本样式。
两类节目的三种背离
早在2010年,相亲交友节目火爆之时,就有观众和学者清楚地意识到其中的问题,罗列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这类节目犯下“八宗罪”,除第一条“节目内容、形式雷同”外,其他“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嘉宾不少是托,相亲变为演戏”等七条都和节目倡导的“诚”“爱”“真情”背离。②经过整治,近两年这类现象有所收敛,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节目演进的过程中,违背其宗旨的“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有的成为有意安排或放大的“闪光点”。
情感节目尤其情感调解类节目同样如此。自2010下半年以来,情感调解类节目开始流行,到2011年上半年全国71个城市共有38个频道开办了此类节目,其节目宗旨和观点,无一不是“调解各方纠纷,促进家庭和谐”,“传达生活中真善美的道德标准”,多数节目直接以“调解”“真情”“帮助”“爱心”命名,可是在实际运行中,和这些宗旨、观点相违背的内容却司空见惯。概括起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选择嘉宾的方式与节目宗旨背离。这主要体现在相亲交友节目中,一些嘉宾明明已经不指望通过电视成功交友,连心理指导师都现场指出她们“反正不会做出选择”,可是节目仍然不惜让其连续上场,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征婚“明星”。一个名叫罗蔼轩的女嘉宾因饱受观众批评与质疑而露出倦意,消失数周之后,节目主持人竟然极为罕见地在节目里发布寻人启事,要她回到演播室录节目。不少嘉宾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是名气,随后被曝代言保健品,出席商家活动,捞取与爱情毫无关系的商业利益,而节目靠这些明星嘉宾吊足应征者和观众的胃口,获得关注。
节目演进流程与节目宗旨背离。按照正常思维,征婚者在遭到明确拒绝后,即不获成功,可是有些节目偏偏效法选秀节目的“复活”环节,每每令双方尴尬收场,几乎没有回心转意成功牵手的例子,它显然是以违背嘉宾意愿和节目宗旨为代价设立的“看点”。和它相对应的是,场上剩下一对互相有意的男女时,按节目规程双方牵手成功,却爆出一方突然放弃的变故。问题就出在节目演绎流程与男女嘉宾交往过程不够吻合,在双方还处于犹豫观察阶段,没有发展到足以做出选择时,节目就已经到了他们非做出选择不可的地步。
一些情感调解类节目的流程设计也存在问题,节目用超过六成篇幅让当事人倾诉委屈,表达不满和怨愤,互相指责对方。固然,调解的前提是了解事实由来,找到矛盾症结,但节目把这个过程不加精简地纳入流程,呈现于屏幕,无形中弱化了真正的调解环节,使节目看上去更像故事类或情感访谈类节目。从实际调解效果上看,由于纵容当事人表达不满,互相指责,演播室常常火药味十足,当事人现场发生冲突或一方甩手而去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调解失败,矛盾加剧,走向了节目宗旨的反面。如《和事佬》里一期节目,5个争夺母亲遗产的姐弟上电视接受调解,主持人任他们责骂不休,争执中大姐愤然离去,其余弟、妹把矛头指向大姐,斥其不孝,把母亲气死云云,矛盾不但没有化解,反而勾起当事人“新仇旧恨”,“和事佬”变成了“搅事佬”。
主持人、心理指导师的提问和评点常常与节目宗旨背离。相亲交友节目意在促成男女成功交往,可是主持人、心理指导师却时常因不恰当的点评,变成交往阻碍。如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的男嘉宾说自己因从小父母离异,特别渴望稳定的婚姻,希望一辈子不要离婚,这理应给予尊重,但是情感专家指斥其心理不健康,并在这档本应促成爱情和婚姻的节目里大谈分手、离婚的话题。《非诚勿扰》的心理指导师点评更加随心所欲,往往不以促进男女嘉宾交往为目的,反以调侃和贬损嘉宾为乐趣。
而情感调解类节目中,主持人的提问直指当事人的伤心处,名为“了解事由,查找症结”,实际上却起到了激化情绪挑起矛盾的效果,如《第三调解室》调解花老先生和三女儿因前者续娶而产生的纠纷时,主持人追问花老先生,每个月工资是否都给了女儿,在原配夫人去世之后6年间女儿是否对他好等问题,勾起了老人更多的伤心事,当场责骂女儿没良心,甚至喊出“我没她这女儿”的话,令在场嘉宾和观众心惊,也深深刺痛了密室里渴望父亲接纳的女儿。按理,父女闹到上电视调解,双方关系已经剑拔弩张,亟待化解,这是节目的前提,在明知这个前提下,主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