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及其原则
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及其原则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多层次的思维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积极的求异性、洞察的敏锐性、想象的创造性、知识结构的独特性、灵感的活跃性。培育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并非只有几种特定方法,但实践证明,科学方法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特点和品格养成的。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20-01
希卢姆在他的《人类性格的稳定和变化》中研究证明:在生命的前四年中,儿童发展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在8岁前, 又会发展出另外的30%。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学龄儿童,不管他有没有进过幼儿班,识不识字,他都有一种潜在能力,因为孩子们的天性中就有无穷的创造力,虽然这种创造力还远远称不上思维,但这是非常可贵的萌芽。到小学、初中、高中,如果能让这幼芽顺利成长,让它发展壮大,那我们的教育早该是另外一种样子了吧。可现状是:论想像力、创造力,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初中生不如小学生,小学生不如幼儿园的孩子,无怪乎我们总与诺贝尔奖无缘,因为“创造性恰恰是诺贝尔奖的灵魂”,而“教育中充斥了压抑个性,践踏人的独立和自由,摧残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手段”。上海的程红兵老师说:“我们愤怒学生的没有想像力,但我们又同时在扼杀孩子的想像力。”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心中有创造思维的火种,我们教师的工作是添添柴,煽煽火,让火苗旺旺地燃烧起来,而不是泼一盆冷水,把这火种浇灭。语文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探讨一下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个话题是很有必要的。
近几年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实际,我在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作了一些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介绍如下:
1.质疑问难法
2.标新立异法
3.“辐射发散”法
以一事物为触发点,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思考和想象的思维方法,按照思维类型,可分为辐射发散性思考和辐射发散性想象。
发散性思考。即对认识对象,可以从纵向、横向、正向、反向、动态、静态、已知、未知等多方面展开辐射性的发散思考。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求其全、得其真。全面分析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总体把握事物本质,分清主流与支流。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还可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品质。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中,我们通过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以使选择最佳角度和方法,实现解决问题的理想目标。以下面一则材料为例,作审题立意思考,如果运用发散性思维,至少可以从四个角度,确立六个论点。
材料: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去卖,卖了三天,竟无人问津。于是便想了一个办法,去找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了,他付给伯乐一个早晨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于是,人们都争着来买这匹马。很快,这匹马便卖出去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发散思考:从赵国卖马人方面立意:①学点生意经。②要善于借助外界条件,提高应变能力。从伯乐方面立意:③名人要自尊自爱。从买马人方面立意:④不要盲目崇拜名家。⑤努力成为内行,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从千里马无人问津谈起:⑥人才需要伯乐的提拔。
发散性想象。即以某事物作为中心(或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像熟悉的生活与知识领域。
4.聚焦统摄法
就是指把各种各样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使原先零碎的、杂乱的信息组成系统的、条理分明的相互之间有机联系、脉络清楚的材料,并从中“摄取”有意义价值的东西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这是一种驾驭、吸收并凝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恰如“文武之道”有张有驰一样,思维方法也常常是张驰交替、纵擒结合的。思维发散的结果,使我们获得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信息。如何分析、整理、利用这一系例信息,使它们最终成为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佳角度、最佳方法或具有独创性的真知灼见,富有创新价值的奇思妙想呢?这就用得着聚焦统摄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积累知识。在积累过程中,如果不会运用统摄思维,不加以系统归类,不加以联系和区别,而只是盲目地堆集,这正如培根所说的“蚂蚁式”的求知方式。既积累又统摄,将积累的材料加以消化和改变,才能像培根所称道的“蜜蜂式”求知。在学习中,善于积累,善于运用聚焦统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利用知识去创新。
我们要培养富有创造精神的21世纪人才,同时无意中我们可能又在扼杀、摧残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据报载,某小学考试时,一道题要求学生回答“雪化后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答“水”,而一个学生答:“雪化后是春天。”老师把他的答案打了个大大的“×”。多么富有创造力的回答,但却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走出化学学案教学法误区.doc
- 如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刍议.doc
- 如何让学生轻松快乐写作.doc
- 如何进行低段有效语文课堂教学几点反思.doc
- 如何设计好小学语文作业.doc
- 如何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doc
- 如何进行多媒体教学合理应用.doc
-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新课导入.doc
- 如何进行科学高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doc
- 如何进行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