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追溯及其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意义.docVIP

本义追溯及其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义追溯及其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意义

本义追溯及其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意义古诗词教学时,我们常常发现自己的理解与作者的本义总有或多或少的差异。由于两个重要的转化(作者把对自然、社会、人生各种微妙而复杂的体悟转化成言语符号;人们又将这些言语符号转化成与自身知识、经验、阅历共振的思想情感),作者的本义与人们的理解难以实现同一性,产生意义的扩张、转折乃至篡改,从而影响读者对文本内核的准确把握。 什么是本义?在文本这一言语系统中,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等言语单位,都获得由作者原意所规定的系统质。这种系统质,在读者正确、客观地理解后,便是文本本义。就是说,本义是作为言语系统的文本的系统质的客观存在。美国著名解释学家赫施认为:“一切的理解按本质来说必归于稳定长在的性质,一切的解释必是匆匆过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意味着人们对《哈姆雷特》这一文本的多元化理解,“哈姆雷特”则是《哈姆雷特》这一文本特有的、不变的本质属性,人们的主观感受永远改变不了文本意义稳定的客观存在。然而,我们有时无视文本本义,做出了许多不尽合理的解读,干扰了思维的流畅性和延展性。学生知道特定的知识,却不知道这一知识产生、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和内在逻辑,而这恰恰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之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现在多理解为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其实吴小如、袁行霈等学者早就撰文指出,“沉舟”“病树”是作者“自喻”,感叹自己“二十三年”来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古诗词阅读中的衍义现象,为本义追溯做好前期准备,进而有针对性地追溯本义,以准确把握语意衍生的规律,提高阅读能力。 一、古诗词阅读中的衍义现象 (一)比喻衍生 比喻衍生,就是借助文本所描述对象特征的相似性,使某种意蕴有机地附着其上,进而形成一定的认知表象,实现具象与抽象、直觉与概念的直接联系和意义升华,赋予本义以崭新的解读。 例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两句诗出自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诗作描述了一场激烈的边塞战斗。诗人的本意,是用夸张手法,渲染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氛围,突出将士们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黑云压城”,如泰山压项,几乎令人窒息,令“城欲摧”,说明敌军攻城凶猛,形势万分危急,从而反衬我军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这种坚韧与勇敢连身上的盔甲也似乎受到感染,“金鳞”一般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由于“黑”“压”的景物特征契合了某种理趣,能进一步触发人们的深思,所以,这两句诗又往往拿来比喻邪恶势力一时嚣张而造成的紧张局面。 (二)类推衍生 类推衍生,就是根据诗中景物的某种属性,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推测与其类似的其他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从而生成哲理性含义。类推对象之间的共性越多,类推的准确性就越大。类推衍生不必像比喻衍生一样需要借助形象思维,而多进行概念位移。 例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轼《题西林壁》的后两句。诗人为什么有这种感触?因为横看庐山,它是一道绵长的山岭;侧看庐山,它又是一座俊秀的山峰。如果再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观赏,就发现庐山真的千变万化,美不胜收,也同时生出新的疑惑,什么才是庐山的本来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山中,受到了周边环境的制约。人们由景及事,由自然而人生,类推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认知事物的时候,人们经常受到自我视角的局囿,无法全面了解事物本质;而跳出狭隘圈子,换位思考,却可以获得独特的感悟。 (三)转折衍生 转折衍生,就是不循常理顺势而下,将思路转到另外一条轨道上,从而在本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新的概念。转折是求异思维的表现方式之一,要求“反其道而思之”,克服思维定势和经验惯性,另辟蹊径,重新诠释本义。 例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无题》。作者本是巧用比喻和谐音,表达自己不可遏止的思念犹如春蚕吐丝,至死方休,如蜡炬垂泪,成灰方止,流露出一种无比炽热的坚贞与追求。正是春蚕、蜡炬这种天然的美好特性,激活了人们丰富的联想,从而生成特定的象征意义,使之超越狭小而单纯的“爱情”范畴而拓展为执著人生的永恒意义和无限忠诚的献身精神,并转而用以赞美那些具有同样品质的人们。 二、追溯本义,把握语义衍生的规律 (一)注意创作背景 有些诗人通过题目、小序等注明写作的背景,包括时间、地点、缘由等。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题目即明确告诉我们,诗的本义并不是描写小小方塘的美丽景色,而是借以形象地说明书中自有丰富的知识,像“天光云影”一样,在诗人心中久久“徘徊”,荡漾起无比愉悦的阅读满足。同时,以“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书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不断涵养着诗人的灵魂。又如《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并非着意表现新婚夫妇的甜蜜恩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