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居易词管窥
白居易词管窥摘?要:白居易的词(以下简称“白词”)内容概述——描写南方的佳山丽水,表现作者离别江南后对其魂牵梦绕的深情;描写少女、思妇的思盼与怨望,抒写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除此之外,另有抒发沧桑之感和不得意的情怀等。白词在词史上的过渡性特征——部分词作已经具备了后世文人词的某些典型特色: “南方化”倾向、多写儿女之情、柔美的风格、典型文人气息,同时残留着民间词的若干痕迹,带有明显的民歌风味和乡土气息。
关键词:白居易;民间词;过渡性;南方风景;儿女情长
回首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白居易堪称整个古代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大诗人,他是中唐诗坛的领导人物之一,他所领导的新乐府运动声势浩大。他创作的诗歌达三千首之多,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他的许多优秀诗篇,其诗影响之深远,至近代而不绝。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本人及他的诗作,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学人的目光,研究著述不可胜举。
然而,白居易作为中国古代词这一文体由民间走向文坛的过渡时期的重要作家,其历史地位却被人们长久地忽略了。笔者认为,研究白词本身的内容风貌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对于全面了解白居易的文学创作和人格思想与文人词草创时期的历史面目,是一个有益的切入点。
文人词创作相传以盛唐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为最早,与李白同时期的唐玄宗,也有一首《好时光》词传世。不过,应明确,他们的这种创作实属偶然为之。迨至中唐,文人才开始有意识成规模地进行词的创作。韦应物、张志和、白居易、刘禹锡、王建、戴叔伦等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词作传世。其间,“以白、刘二位最为努力”。(《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著 256页)按照前面所引述的吴熊和先生的观点,词就是经过白、刘等(当然还包括唐的温庭筠等人)“著名诗人之手逐步成熟和定型”的。遗憾的是,白、刘等人的词作长久地被人们忽略了。笔者愚见,研究白、刘词的意义至少有两重:有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白、刘词本身;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研究,有助于我们看清词由民间走向文坛的历史面貌。
翻检《全唐五代词》,白词有三十六首。就当时而言,只有刘禹锡一人之词作比白略多。
下面,笔者就以白居易词为对象,谈谈自己研究过程中的一点心得。
一、白词思想内容概述
(一)描写美丽如画的南方景物
白居易的少年时代,中原多难,他曾避地江南;元和十年因为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其生活际遇与同时代的刘禹锡相似——刘禹锡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到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两度贬谪,在巴山楚水凄凉地辗转了二十二年。
同样面对贬谪,两人态度却不尽相同。创作内容也有所差异: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刘禹锡创作了一批反映地方民间生活极具民歌风味和乡土气息的优秀词作,同时里面也不乏一些伤怀愤世之作;而白居易则另有一份豁达,他沉浸于江南的无限风光之中。长庆、宝历年间白居易先后担任杭、苏刺史,江南的佳山丽水无疑给才华横溢的白居易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作于太和末年,闲居洛阳时的《忆江南》三首,即作者离别江南后对其魂牵梦绕的深情之曲。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这三首词,第一首泛忆江南水乡的旖旎春色,兼包苏杭,而以“江南好”总绾三章。二、三首分咏杭州、苏州胜景,各有侧重的展现富有地方特色的美丽画面和人文环境,并以感叹作结,表达作者身在洛阳神驰江南的无限深情,脉络贯通,浑然一体;辞简义骇,诗意盎然。徐士俊评之曰:“非生长江南,此景未许梦见”(《古今词统》卷一)。
《杨柳枝(三)》:“依依嫋嫋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这首词以拟人手法赋予杨柳以人情,尤其“不胜莺”三字,凸现出江南杨柳如袅嫋美人般的不胜柔弱之美。此外,《竹枝词(三)》:“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这首词描绘的是如画的巴蜀风光,川江两岸,红花碧叶,色彩艳丽,景物迷人。日本近代文人近藤元粹称赞这首词:“如画”(《白乐天诗集》卷五),可谓中肯。
(二)抒写缠绵悱恻的男女之情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古诗文中写情名篇不胜枚举。文人以词写情且堪称上乘的,当自刘、白始,刘禹锡的《竹枝词》中描写爱情的词作多取材于巴蜀农村的女性婚恋生活,充满了民间真情。而白居易的《长相思》则流露出更多的文化气息。
长相思(其一)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这首词是写闺怨的名作。上片写景,以景衬情,歇拍“吴山点点愁”,托物言情,造语精警;下片抒情,结尾以“明月人倚楼”点醒题旨,包笼全词。全词情真意切,情思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