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

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我一直都非常想去爬乞力马扎罗山,也许是因为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据说,这是一座神奇的山峰,虽然距离赤道只有300多千米,但山顶上却终年冰雪覆盖,被誉为“赤道雪峰”。而且,海明威的小说中,还说山顶有一只被风干冰冻的豹子,它是怎么爬上去的呢?我真想去看一看。 去年夏天,我终于有机会攀登了这座神秘的大山。 飞机带我们越过了印度洋,汽车又带我们来到了非洲大草原。我看到辽阔的大地上, 树木苍翠, 绿草如茵,斑马和长颈鹿在草原上漫游,非洲大象在悠然自得地散步, 但我的视线最终停留在了那拔地而起的乞力马扎罗山。这屹立的高山,让人不由得感叹:乞力马扎罗山,真不愧是雄伟的“非洲屋脊”啊! 远远地眺望乞力马扎罗山的主峰,主峰轮廓非常鲜明,缓缓上升的斜坡引向长长的、扁平的山顶,那是一个巨型火山口——一个盆状的火山峰顶。在这赤道附近酷热的地方,乞力马扎罗山的蓝绿色山麓赏心悦目,而白雪皑皑的山顶似乎在空中盘旋,飘渺的云雾伸展到雪线以下,增加了一种特有的神秘感觉,吸引着我们鼓足了勇气去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是普通人不需要借助特殊装备和氧气就可以徒步登顶的世界著名高山,每年都有约15 000人试图攀登乞力马扎罗山,其中约40%成功登顶。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脉,被称为“非洲屋脊”,位于坦桑尼亚西北部,靠近肯尼亚边界,具体地理位置是南纬3°,东经37°21。整个山脉东西绵延50千米左右,最高峰海拔5895米。 乞力马扎罗山的名称来源于当地的斯瓦希利语,意思是“灿烂发光的山”。这是休眠火山,山顶有一个直径约为2000米的火山口。火山口内常年积冰,从西侧流出一条冰川。2003年,科学家考察证实,火山熔岩距离顶峰的火山口地表只有400米深,目前尚没有爆发的迹象。 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入口处海拔1970米,这里气候炎热,即使在树阴下,气温也在30℃以上。我们开始了攀登,置身于一片密密的、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中,渐渐地感觉不再那么炎热。傍晚时分,天边乌云滚滚,仿佛百万天兵天将正在赶来。我们加快脚步,及时赶到了山腰上的一号营地,这里海拔2700米。刚进小木屋,外面下起了雷阵雨,雨又大又急,仿佛天要塌下来了。 我们感觉自己进入童话故事,就像小鹿班比经历一场打雷下雨的洗礼。 第二天醒来,天已经放晴,我们背上大背包,灌满水壶,钻出密林,继续攀登。在接近海拔3000米时,大树越来越少了,只看到矮矮的树。 过了海拔3000米,很少看到树木了,主要是像地毯似的草丛、灌丛。起初是成片成片的绿色,是华丽的“绿地毯”,接着,都慢慢转入苍茫的“土黄地毯”,而且随着海拔增高,风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低,空气越来越干燥。 我们脚底下软软的火山灰,也跟着“起劲”,伴随着我们的脚步“随风起舞”。你看这照片里,忽地一看,还以为“狼烟四起”呢! 再往上走,草只是贴着地面长,越来越稀疏了,这是高山草甸带。晚上我们休息在位于海拔3700米二号营地,这里找不到水源,生活用水是当地的脚夫从海拔2700米的一号营地背上来的,我们格外珍惜。 第三天,我们到达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连小草丛都见不到,满眼是光秃秃的黑褐色岩石和苍凉的山脊,仿佛步入月球。 我们进入了高山寒漠带,天气阴冷大风嗖嗖,不少人开始有高原反应——恶心、头痛、气喘、呼吸急促等。若身体不能适应,支撑不到海拔4700米高的三号营地(突击营地),就需要紧急下撤了。当向导问我:“怎么样?”原先我会学着《狮子王》里面的台词大声说:“Hakuna Matata(没问题啦)。”但此时,我又累又恶心,只好点点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心里在默默加油:“坚持住啊!”对于普通人来说,从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入口到突击营地,走最简捷的线路需要徒步三天。当地的一位马拉松运动员,在2006年,上下乞力马扎罗山只用了9小时21分,太神了! 最后登顶。也许是为了在峰顶看壮观的日出,也许为了趁着夜色笼罩,让我们这些非职业登山者更专心致志,我们在抵达三号营地后,只休息了四五个小时,赶在夜里零点出发,进行最后的“冲刺”。夜色蒙蒙中,我们戴着头灯,跟着向导一路往上爬,感觉星星和月亮就在我们头顶上。往下俯视,远处的云海,模模糊糊,深不可测,这是一个多云天。低温、高海拔,还有生物钟的作用,让人恨不得在路边坐下睡觉。一开始由于高原反应和缺乏睡眠,觉得头痛欲裂;但走着走着,连头痛也感觉不到了。有些路段相对较平缓,但脚下踩的是火山灰,很软,走一步退半步,尘土飞扬;有的路段是陡峭的黑色岩石,我们索性手脚并用,真的像豹子似的往上爬,但只要稍不注意,我就会趴倒睡过去了。此时,再累我们也不敢进食,尤其是甜食,因为高原反应会呕吐,但水必须要持续间隔地喝。向导在前面大呼:“太阳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