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晓冬内心一直住着个太阳
郭晓冬内心一直住着个太阳
心中也有一架钢琴
郭晓冬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受话剧邀请了,赖声川曾经在排演《十三角关系》时找到他,不过被郭晓冬拒绝了,“我看过本子觉得很好,但是要塑造的角色离我很远,我不敢演。怕第一次演话剧演砸了,对我自己是个打击”。但当《钢的琴》剧本摆在郭晓冬面前时,这份经历与内在皆有所类似的角色一下子吸引了他,郭晓冬隐约从陈桂林身上看到自己。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演员,所以我特别能理解陈桂林。陈桂林一直想实现女儿的音乐梦想,去偷琴去造一架钢铁的琴。”在郭晓冬心中,演员梦就像一架自己一直想得到的钢琴,为了能够让手触摸到琴键而吃了很多苦。当年在县里印刷厂当工人的他,看到《大众电影》杂志上面登着一则北京电影学院夏令营的招生启事。自小就是文艺骨干的郭晓冬觉得自己应该去北京看一看。但对世代务农的一家来讲,500元报名费和来回路费不是一个小数目。郭晓冬一咬牙将当初进印刷厂时东拼西凑的1100元风险抵押金,瞒着父母从厂里取出来,去了北京。
北京很美,天地很广阔。这位沂蒙小伙仿佛一下子从井里跳出来,贪婪地呼吸着北京每一点新鲜的空气。于是他不顾父母劝告,辞去了县工厂这个令当地人艳羡的工作,加入“北漂大军”。
当过北漂的人都苦过,至今仍心有余悸的郭晓冬觉得那段经历和《钢的琴》中的主角下岗工人陈桂林很像。“我们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愿向现实低头。在排练时,我就觉得陈桂林就住在我的身体里,他在我的身体里慢慢地活起来。”
从曾经的漂泊中吸收营养
《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在一座工厂里,这个环境对于郭晓冬来说并不陌生,曾经三百六十行都快干全的他,现场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清洁工、建筑工、雕刻工、伐木工、印刷工、邮递员、服务员、饲料员、跑过龙套、当过歌手、当过主持、掏过下水道......现在能够侃侃而谈的郭晓冬,已经把当年的种种艰苦转化成了营养,“曾经的岁月给了我很多对生命的不同认识。我觉得为了生活去奔波而从中得到的真实的酸甜苦辣,不是体验生活可以替代的。
记得当年拍《颐和园》的时候,郭晓冬饰演一位印刷厂流水线上的头儿,有一个场景是他要去看印刷工人做出来的样品缝线是不是整齐。“我当时要把四色机摇下来,然后翻过来看,就这么一个动作,在工厂你要是上手的话都要一个星期”。拍戏的时候,导演跟其他的工人说,大家就按着正常工作来走就可以,但是当郭晓冬把东西拿下来的时候,旁边一个工人都傻了,完全忘记在拍戏,导演只能喊停,问他怎么了,工人说“他居然会拿这个东西”,后来看片的时候,郭晓冬觉得这么一个下意识的小动作,确实给人物注入了很丰富的色彩,“在那一瞬间,我特别感谢生活曾经给我带来的生动的烙印”。
“我一直把我原来的经历,当做自己的葵花宝典。我可以在其中摘录出一个我需要的故事、心态、工种,放在需要的角色上去”。郭晓冬用书喻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但书的精彩程度是不同的。你经历过的事情就像亮丽的珠子,你用时间把它串起来。这些经历都会镶嵌在内心当中,每个都很有意义”,所以郭晓冬这本叫做人生的书,一定很好读。
要把人生的理解交给孩子
剧中,陈桂林是个婚姻失败者,却是个好父亲,甚至为了留住女儿而去偷琴,这条父女情的戏剧线索也感动了很多人。为人子为人父的郭晓冬,现在提起父亲,语速都会忽然变慢,诚恳地回忆。在北漂的日子里,郭晓冬很感谢父母。“或许是他们根本不懂吧,也因为我向来报喜不报忧。他们从来没有对我苛责什么,给了我最大的鼓励。”
人常说父爱是润物细无声,他不像母亲,总是关心孩子每一个生活小细节,父爱是大爱。今年父亲节的时候,郭晓冬写了一篇微博:我希望成为一位好父亲,成为一位像我父亲那样的好父亲。简简单单一行字,说不尽的深情在其中。
“一位好父亲不是在物质上百依百顺,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最好的人生当做一把钥匙,交给孩子。”从小他父亲就把“做人要包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话挂在嘴边,没有什么难懂的大道理,而是身体力行地为孩子们示范着人生应该怎么活得踏实,“我感受到的父爱一直在成长的过程,包裹着你,这是很欣慰很温暖的事情”。郭晓冬父母的感情就很好,他们之间表达出来的爱就是一个很温馨的榜样,所以郭晓冬对家庭是无比的眷恋,“我一定要让自己的家处处充满爱”。
现在已经结婚生子的郭晓冬,在自己儿子的教育问题上也如法炮制。他发现孩子学东西特别快,有时候他跟老婆逗着玩的时候你杵杵我,我动动你,后来小孩子看见了也过去碰碰,郭晓冬意识到孩子的模仿力太强了。
所以即便是逗着玩,郭晓冬也选择更温柔的方式,比如亲亲老婆,这样孩子也会去亲他俩。“我老婆也非常好,我拍戏有时候不在家,但是她会经常在孩子面前提到我,比如爸爸说这个能干这个不能干。所以我在我孩子的心里地位非常高。”
《钢的琴》全国巡演已经告一段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