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访伦敦奥运火炬设计者-我们设计不是纪念品
专访伦敦奥运火炬设计者:我们设计不是纪念品从5月18日开始,伦敦奥运火炬传递距离第70天已经越来越近了。与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不同的是,这一次,英国人只在自己的国土传递奥运火炬,并不设国际传递路线,从英格兰西南部的康沃尔半岛兰兹角开始,最远到达苏格兰西部的外赫布里底群岛,经过8000英里的传递之后将会回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会场伦敦碗体育场。两个月前,当伦敦奥组委前往希腊采集圣火的时候,爱德华·巴布尔(Edward Barber)和杰·奥斯戈比(Jay Osgerby)也在其中。这两位英国设计师以前很少留意奥运会,没到过现场看任何一场奥运比赛,但今年情况则大不相同,奥运会成为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尤其是奥运火炬传递。因为他们是伦敦奥运火炬的设计者,而且两人还得到了观看比赛的门票,爱德华要去看跳水,杰则会出现在体操比赛的观众席。
他们眼中的奥运火炬
说起如何在火炬竞赛中脱颖而出,爱德华和杰仍然觉得自豪,但已经不像当初那样雀跃,毕竟这事儿过去两年了。
2010年,设计协会(Design Council)和伦敦奥运与残奥会筹备委员会(LOCOG)组织了国际性的火炬设计竞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设计机构参与竞争,递交各自的方案,最后几乎是万里挑一,候选名单上留下了5个名字,爱德华和杰创立的巴布尔-奥斯戈比公司就在其中。除了我们看到的正在英国各地移动的这把金灿灿的火炬,爱德华和杰提交的方案里还有其他的设计,“但在候选名单出炉之后,主办方只给了我们10天的时间将设计图变成实物,时间非常短,只够去完成其中一个”。他们接受采访时说。而事实证明,在只有一次机会的情况下,他们选对了方案,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伦敦奥运火炬的样子。
有别于以往任何一届,他们设计了一把三面体结构的火炬。这并非单纯地出于设计美感,而是隐含着多重含义和想象。在开始设计火炬的时候,爱德华和杰进行了大量的搜寻工作,发现本届奥运与“3”这个数字特别有渊源,存在着很多奇妙的事实:“这是第三次奥运会在伦敦举行(分别是1908年、1948年和2012年);奥运的口号是三个词:更快,更高,更远;2012伦敦奥运会的主题是:运动,教育和文化。”他们这才把“3”作为重要元素,设计了这把火炬。
同时,火炬上的8000个洞无论从设计还是象征上都有其意义。它们代表参与火炬传递的8000个火炬手,以及他们将跑过的8000英里。“颜色我们选择了金色,因为对于奥运会来说,这一颜色无疑非常贴切。”
这样一把火炬是很难有人会拒绝的。于是,经过这个时间极短、强度极大的创造过程之后,他们当选为伦敦奥运火炬的设计师。“这是非常巨大的荣耀。”他们说。
随后,他们又根据实际情况对火炬设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比如,适当地减少火炬的重量和材料数量,使之可以很容易地紧握,并确保火焰产生的热量在散发的时候不会导向手柄。火炬由可回收的铝制成,是有史以来最轻的奥运火炬,因为这一次奥运火炬传递中最年轻的火炬手只有12岁,而年纪最长的是100岁,火炬越轻,越能适应不同的人群。
“我们设计的火炬就像一个有拉力、有触感、可使用的运动装备。”两位设计师解释,“它之所以被设计出来,是因为要被使用,所以我们尽量避免使它看起来像一个纪念品。”在他们的设计观念里,奥运火炬必须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它表达的是关于传递和民族的故事,同时又反映伦敦和英国走在设计和制造业的前沿。希望每个人都会因为拿着它而感到自豪。我们认为这个火炬很好地代表了英国,它不仅有一个经典的外形,而且融合了现代的锻造技术—它的穿孔用的是世界上最快的激光切割机完成的,每秒钟可穿16个洞(所有火炬加起来共总有640万个洞)。”
现在,他们天天都关注奥运火炬的传递情况,也许,只要等到主火炬被点燃的一刻,他们才会确信自己设计的奥运火炬顺利完成了历史使命。
他们眼中的伦敦
爱德华和杰是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读建筑时认识的,也是在那时候,他们才从各自的家乡搬到了伦敦。
1996年毕业后不久,爱德华和杰共同在波多贝罗大街(Portobello Road)的一间公寓开始了设计生涯,创立了巴布尔-奥斯戈比公司,涉猎众多领域,并以出色的设计赢得了国际声名。他们获奖无数,设计作品范围横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产品设计。虽然学的是建筑,但他们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设计:卡佩里尼(Cappellini,意大利顶级家居品牌)、弗洛斯(Flos,意大利灯具品牌)、威达(Vitra,瑞士时尚家居品牌)、索尼等请他们进行产品外观设计,他们甚至为可口可乐设计饮料容器,也为Levis做塑料衣架,跨度非常大。
“我们喜欢选择跟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合作。既能工业生产,也能手工制作。有能力兼顾到多方面,是一件令人感到兴奋的事。”
在伦敦生活和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