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绘画中莲花图像文化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绘画中莲花图像文化探究

中国绘画中莲花图像文化探究摘 要: 莲花作为中国画中“四君子”题材外又一重要的审美对象,历代都有画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莲花作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究中国绘画中的莲花图像,以诠释我国花鸟画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莲花 图像 花鸟画 莲花亦称荷、水芝、芙蕖、水芙蓉等,是中国画中除“四君子”题材外又一重要的审美对象,历代都有画家们不断去描绘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莲花作品。莲花的花、茎、叶可被视为绘画中的点、线、面基本元素,其形态十分适合入画。此外,莲蓬与莲藕入画也别有一番意味。花鸟画在五代才独立成科。但在此前,莲花就作为陪衬出现在人物、山水画中。最早的四川出土汉画像砖《戈射》、《采莲》就雕刻了一派诗意盎然热闹的荷塘景象。随后,魏晋的顾恺之所绘的《洛神赋图》中,莲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陪衬出现;《簪花仕女图》中,莲花成为唐代贵妇头上的装饰品。关于莲花题材的绘画走向了成熟是五代以后,莲花图像常以主导地位的形式出现,即莲叶、莲花、莲蓬成为画面的主要构成样式及表达的主题。在这一主导样式中,常分为三种情况出现:(1)以莲花为主要对象的表达构成整个画面,如宋人《出水芙蓉图》;(2)以莲花、莲叶和小鸟、蝴蝶等作为构成样式,如八大山人《莲花水鸟图》、宋画《疏荷沙鸟图》;(3)以莲花、莲叶,以及芦苇等其他水生植物作为陪衬而构成整个画面的样式,如徐渭《墨花九段卷》。 莲花在我国的栽培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莲花除莲藕、莲子常被人们作为食物利用外,莲花的全株植物体都有食用或药用价值。再加上莲花的花叶之茎挺而直,无蔓无枝。花开有时,花落有声,外形来看莲花都呈现一种美的享受,所以老百姓对莲花可谓是情有独钟。与梅、兰、菊、竹多为文人“清供”相比,莲花雅俗共赏,它的接受层面广泛,既有文人士大夫,又有普通老百姓。选择莲花作为描绘对象,不仅在于莲花的千姿百态,硕大的莲叶让人心旷神怡,而且在于其枯败弯曲的枝干与我们内心的萧瑟的心境触动,从深层来说其效果取决于人们视觉背后的深厚的文化。 一、莲花图像在民间的文化含义 在中国的民间文化中,莲花具有生殖崇拜的意义。例如,民间通行的莲花与鱼的图案中,莲花被用来代表阴性,而鱼根据其形状则代表阳性。在中国许多地区的民间绘画中,莲花常被用来暗示女性的生殖器官,过去新娘贴身穿的红兜肚上常绣着莲花的图案,也是以此唤起一种性的意识或欲望。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莲花还被当做是“合欢”的谐音,因此,其图像的性指向也就更加明显了。所以民间剪纸、刺绣、年画中普遍出现莲花纹饰,以表现人们对生命繁衍的暗喻和象征。甚至在唐代的《簪花仕女图》中,曾有学者指出其仕女头上所戴的莲花具有一定的性暗示。 此外,民间对莲花的表现类型还有一类是表现吉祥的,通过画面上所选用的物像表达老百姓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这些作品多出现在民间的木版年画中,如“连年有余”表达人们对连年富足生活的向往;“和合如意”表达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明清时期,以莲花形象和鹭鸶组成的吉祥纹饰出现,更是暗喻着“一路连科”,表达了人们对读书人求取功名之路顺达的祝福。 同时,宋张舜民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也指出了诗歌与中国画的兼收并蓄,诗中蕴含画意,画中蕴含诗情、诗境。从《诗经·山有扶苏》到乐府民歌、唐人诗歌,莲花也常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历代爱情主题的诗歌中,莲花总在其中扮演着月下仙子的角色,“并蒂莲”成为夫妻白头偕老的象征。顾恺之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所描绘的《洛神赋图》,发挥其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在画面表达了原作者的心境。图中莲花既映射了赋中“灼若芙渠出绿波”诗句,又暗示着这个凄美的爱情。 二、莲花图像在佛教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世间花卉一般先开花后结实,唯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明代的《群芳谱》中强调了莲花这“华实齐生”的特质。早期的佛教徒也是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征而选择了莲花承担了佛教的象征使命,莲花也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 此外《佛陀本生传》记载,释迦佛生于两千多年前印度北边,出生时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并有天女为之散花,这更加让莲花在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宗教寓意。但印度佛教所崇拜的莲,更多的是指睡莲。佛经中所说的“七宝莲花”,只有两种白色的芬陀利花是莲花,其余如红色的波头摩花、蓝色的优波罗花、黄色的拘物陀花、杂色的泥卢钵罗花等(以上花名为梵文译音),都是睡莲。在中国,睡莲的分布远不及同科不同属的“近亲”莲花分布普遍,因此中国莲花顺理成章地代替了印度睡莲的圣物。 较早的莲花纹样在中国出现时,它的象征意义多为一种吉祥符号。如西汉应劭的《风俗通》认为:“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荷菱,水物也,所以厌火。”以莲花在水中生长特点引申出“辟火”的吉祥纹饰。但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的象征意义就得到了扩展。相对于文人所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