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仪礼及传统-对一个鲁东南乡村丧葬仪式考察
仪礼及传统:对一个鲁东南乡村丧葬仪式考察摘 要 民间信仰植根于民间社会,有着深深的地域性、社会性的烙印。本文通过对一个鲁东南乡村的祭祀与丧葬仪式的考察,着重探讨庙宇与神灵和祖先崇拜之间的关系,进而发掘出其中蕴含的民间信仰与生活传统。
关键词 村落 丧葬 庙宇 信仰
中图分类号:K892.98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民俗大略可以分为四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其中的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然而,民俗是整体的,不是部分的、碎片的。鉴于此,我们如何展示“民俗”这种“生活文化”?通过对民俗的某一角度的关注,就能够透视整个区域的文化生活。下面就将通过对鲁东南的ZJZH村落共同的祭祀与丧葬仪式的描述来展现当地村民的信仰与生活传统。
本村主要有臧、鲁、韩、赵、张几个姓氏,村里各姓基本上是在战乱或荒年逃荒来的。每个姓氏都是一个大家族,是一个祖宗留下来的。村落中的家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具体的“事件”上,家族成员之间的协同与联合更充分地表现在村里红白喜事的操办上,如:韩家遇有红白喜事,所有姓韩的都到场,都来帮忙,随礼钱看关系远近给多给少,血亲远的干活,如出丧时抬棺材,刨坟,炒菜,伺候来的客人,血缘近的就跟着陪灵哭。此地与孔子故乡、东方圣城曲阜相距百余公里,儒教文化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崇拜,因此受儒家文化影响,这里的丧葬程序颇为繁琐,先后有停灵、报丧、戴孝、送汤、吊孝、打坟、入殓、出殡、圆坟、一七、五七、百日、祭日等内容。
1 报丧与服丧
老人去世后,家人先将老人穿好寿衣,停灵于堂屋正厅处,自家的子女便不再过问太多事情,只是在老人旁守灵,一般是三天三夜。然后派本家侄、孙,分别到老人的娘家以及其他至亲家报丧。这时,由家族中的长者出面组成一个临时班子主持办理丧事,人数根据家族大小、儿女多少、亲戚多少而定,多少不等。负责办理设灵棚,雇用丧乐班、修坟、买棺、报丧等一切事宜。孝子带孝,子女、内眷持服,现在都是白大褂,从头到脚,五代以内晚辈以及至亲,均穿白衣服丧。
2 丧乐与丧礼
一般丧家雇一个丧乐班,分两帮:一帮在内,负责宾客祭奠时奏乐,一帮在外,负责主宾回礼时奏乐。吹吹打打,孝子及老人的三代子侄披麻带孝,子跪于老人灵旁,侄、孙等跪于灵棚两侧。随着鼓乐迎客、谢客,给女婿、外甥更衣、谢座。至亲均迎于门口、陪同灵棚前行礼、叩头。有亲朋至内厅最后瞻仰老人的,孝子均先叩头致谢。宾朋至,一般是灵棚前奏乐、行礼。送殡之日早饭后,死者的长子托着叠好的烧纸,由人带领,吹着喇叭,到了祖林,确定具体地点,插好木桩,叫“点穴”,前、中、后挖土三锨,叫“破土”。
3 送汤
三次送汤,都是到村头的土地庙前。本村是全村共用一个土地庙。第一次是出殡前的傍晚,叫做送倒头汤,送汤时,儿子必须赤脚、光头,现在好些了,可以穿草鞋。送汤队伍男的在前,女的随后,男女哭着先在灵前叩头,然后手拉哀杖,到土地庙,烧纸、泼汤、叩头。第二遍是出殡早上,人员与第一遍一样,只是穿了孝衣。第三遍是午前,人员增多了,主要是至亲家的女眷持孝服参加进来。这两遍前后均有丧乐班奏乐,前面依然有抬水的、拿纸的在前引路,速度一般是很慢的。其意大概是于此悲痛时刻,多想想死者的恩德,多想想自己的不足等等。下午的三四点钟,是最后一次到土地庙,所有服丧者均参加,这次叫“送盘缠”。
4 出殡
送过“盘缠”回来,接着是“看棺”和“铺棺”,即由子女看看新做的棺材,再铺上火纸、被褥,一般都是子女、内眷完成。这时也是看丧礼的人比较多的。再有孝子,一起到大门外,叩头谢天、谢地、谢大指、谢司芒等近十次。再回灵前,也是最后一次见老人,先不许哭,待执事的将棺盖移到一边,拿开“蒙脸纸”,用新碗盛少许水,棉花蘸水在面上示意几下,叫“静面”。盖上“蒙脸纸”,把棺材盖移回,此时亲人痛哭。执事的用钉刹好材口。然后是“出棺”,先是由数人将棺材抬到大门外,棺材托泥板处穿两根大绳,一声号令,棺材抬起。前面的人背棺头,两侧的人用手托,一直到架子上放稳。待架子工用绳稳好棺,架子头详细观察后,一声“前后搭肩,起——”,棺材平稳升起,长子将盆子摔碎,叫“摔老盆”。之后是行“路祭”。在死者棺前,设祭桌摆有供品,桌前铺席,至亲每家按辞灵的顺序依次分别行礼,父亲去世时,行礼是“三拜九叩”大礼,母亲是“一拜三叩”礼(男尊女卑)。每次礼毕,孝子要还礼,叩头致谢,也叫“谢客”。待“孝子”最后行过礼后,起棺上路,叫“上林”。至祖坟,吹起喇叭,架子头一声号令,架子工小步慢跑到坟框旁,“孝子”跪拜,随后落棺。待查看坟框的深度、长度后,移棺入框,调好方位,将水泥板盖好,把土堆起成坟头。然后送葬的人集体向坟头行礼,客人先行礼,“孝子”后行礼。老人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分类模拟108含答案.pdf VIP
- 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 上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标准版).docx
- 兴业证券-电子行业跟踪报告: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pdf VIP
- 2024年家庭房产分配协议书范本6篇.docx VIP
- 汽车机械制图(第二版)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docx VIP
- DB33T 8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ocx VIP
- 煤制合成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第1讲: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坐标表示.docx VIP
- 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 教科书发刊概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