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 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 B. 两种不同类型的真理 C. 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 D. 同一真理的两个组成部分2.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3.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 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 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5.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 A.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B. 矛盾的共性与矛盾的个性C. 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D. 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6.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C.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 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7.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 坚持党的领导 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8.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 可知性 B. 实物性C. 运动 D. 不可知沦 9. 生产关系是反映()A. 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B. 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 C.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10.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D. 需要和能否满足需要的矛盾 11. 某产业资本家投资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4:1,剩余价值率为100%,资本周转速度一年两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为 A. 2万元,100% B. 2万元,200% C. 4万元,100% D. 4万元,200%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 只有唯心主义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13. 科学证明,人脑是 A. 思维的源泉 B. 思维的产物C. 思维的器官 D. 思维的对象 14. 目前美国、欧洲与亚洲三大区域的外汇市场已经连为一体,其运作方式、交易品种与手段基本保持一致,投资者可以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交易。这一事例表明:A. 金融的全球化 B.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C. 贸易的全球化 D. 生产的全球化 15.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 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 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 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16.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 B. 改革开放 C. 科学技术革命D. 社会基本矛盾 17. 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 自然界 B. 人类社会 C. 精神D. 实践 18. 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 个人意识 B. 社会心理C. 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等 D. 艺术、道德和哲学 19.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20.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 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C.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21.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 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物只要有用就有价值 C.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幼儿园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打印版)-趣味版.pdf VIP
- (推荐!)2025医疗器械研究资料产品性能研究报告模板(护理包为例).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优质课件.pptx VIP
- 罗宾斯管理学第15版中文PPT第14章.pptx VIP
-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定稿).pdf VIP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案.doc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含答案(共67份).pdf
- J-STD-035A非密封封装电子器件的声学显微技术.pdf VIP
- 医疗器械注册研究资料模板.pdf VIP
- 《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国有企业供应链采购活动与监督》2023修订版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