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3第二章第一节一(一)、地形、资源
(3)、地貌的形成因素 A、内力因素 B、外力因素 * (A)、东部流水作用占优势区 a、河流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 b、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物质、水流、构造、环境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特点:分布广泛、种类多;云贵桂最突出 c、红层地貌:分布、特色、形成 (B)、西北风力作用占优势区 a、风沙地貌 b、黄土地貌 (C)、青藏高原冰冻作用占优势区 * 2、土地资源结构及评价 土地 土地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它占据着三维空间,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过程。表现为复杂的开放系统。 土地系统形成机制示意图 * 土地资源属性 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生产能力,可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畜产品、林副产品并提供人类生息的空间场所 土地资源具有稳定性和可更新性 土地资源具有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面积的有限性 土地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土地资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 任何部门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土地 土地资源具有自然与经济的统一性 土地资源具有承载能力 土地生产率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包括农作物的数量及人口容量)总是有限的 *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104 km2。南北长约5 500 km,跨49个纬度,包括9个热量带,东西宽5 000余千米,跨62个经度,包括4个水分区。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我国极其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发展。 山地多,平地少 中国山地、丘陵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2/3,平地占1/3。山地是中国主要的林牧业生产基地,尤其中国南方亚热带、热带山地,生物资源丰富,土地生产能力高,非常适宜于林木生长与土特产品的多种经营。西北地区的山地是中国主要牧场,而且又是平原地区农业灌溉水源的集水区,在农业自然资源组成中和农业生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 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中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居世界第4位;天然草地为世界草地总面积的9.5%,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2位;有林地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0%,居世界第5位。 人均耕地约0.13 hm2/人,为世界人均的1/3强。 森林覆盖率仅16.55%(1998年)。 人均有林地0.11 hm2/人,仅为世界人均数的11%。 天然草地稍多,人均0.34 hm2 /人,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2。 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无效土地资源多。 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中国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区与高寒区面积大,无效土地资源比重大,可供农林牧使用的土地不超过70%;水土资源不匹配,旱涝灾害频繁;土地退化严重,仅土壤侵蚀与沙化的土地就占国土总面积的22%;退化草地占北方天然草地资源的28%。 *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 中国土地划分为三大区域 东南季风区,水热丰富,雨热同季,土壤肥沃,生物多样,土地生产能力较高,集中了全国87%的生物生产量和92%左右的耕地、林地,95%左右农业人口和农业总产值,是中国重要的农区和林区,而且也是畜牧业比重较大的地区。 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地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旱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草地多,耕地、林地少,土地自然生产能力低。 青藏高原区,大部分海拔在3 000 m以上,日照虽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生产能力低,而且不易被利用。 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 土地资源结构:数量与质量评价 全国主要土地利用种类面积统计表 类 型 面 积 / 占中国大陆 面积/% 资料来源 耕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国120年房价的历史和规律.docx
- !!DCS系统在热风炉控制中的应用.doc
- (2012-2013)车辆钩缓作业答案(word).doc
- (2013-0089)金合金烤瓷修复体与钛合金的临床疗效评价+.doc
- (三)社会管理.ppt
- (会签)新里城人防工程设计招标文件.doc
- (冀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课件 交通安全你我他 1.ppt
- (X)(用导电粘胶片)抽检用SY-3600T说明书(V1.20棱宝)13.7.1.1019.doc
- (地理专题系列)专题一 等值线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ppt
- (学习方略)2013-2014高中化学 3.2 离子键 离子晶体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
最近下载
- 8.1 坚守公平(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新教材).pptx VIP
- CSAE 313-2023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发布稿.pdf VIP
- 现代项目管理(第二版)戴大双 6.1项目招标举例.ppt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作业设计.docx
- 现代项目管理(第二版)戴大双 9.项目冲突管理.ppt VIP
- 2025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三色笔记.pdf VIP
- 吊装应急预案.docx VIP
- 现代项目管理(第二版)戴大双 8.项目沟通管理.ppt VIP
- 现代项目管理(第二版)戴大双 7.项目风险管理.ppt VIP
- 2025年《工伤保险条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华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