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颜涛甲骨文书法四家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颜涛甲骨文书法四家谈

刘颜涛甲骨文书法四家谈李刚田(著名书法篆刻家): 安阳是殷墟故地,因甲骨文而出了名,安阳小屯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从而成为考古界和古文字学界关注的焦点,这是近百年间的事。然而安阳的篆书创作包括甲骨文创作引起书界关注却是近30年的事。1982年,年届古稀的沙曼翁先生到安阳讲学,沙曼翁的书法篆刻艺术及书学思想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安阳的书法,可以说沙曼翁是安阳篆书创作的启蒙人。在沙先生的教导下,刘顺先生以甲骨文书法创作脱颖而出,刘顺的成功又带动和激励了一批作者投入篆书创作之中,其队伍之大、影响之广、成果之丰得到了全国书法界的赞许,成为当代书坛的“安阳现象”。其中刘颜涛就是这个篆书作者群体中的佼佼者。 颜涛的书法创作成果累累,获得过许多大奖,此是书坛共知,不必赘言。其创作以篆书为最,篆书中重在金文与甲骨文。他写金文与写甲骨文各具特点,其中又有血脉相通处。比较起来,颜涛写金文的点画要比写甲骨文苍涩厚重一些,甲骨文则在苍涩中加入了清爽,但都有一种逸笔草草的美,他用笔轻灵,不著死力,写得放松,解脱了原范本铸造或刻凿的形态,用长锋笔在生宣上表现自然书写的美,用笔起止脉络清爽,不但注意点画的质感形态,而且注重笔势关系。他不以行笔颤抖之状来求所谓的金石气,而是在逸笔爽爽中使人感到篆书厚朴的古趣。 在结构上,颜涛书金文或甲骨文与原生态的范本相比较,在保持自然变化之中,结构作了一定程度的“雅化”,增加了统一感和字与字之间的协调性。没有变化便没有生动,而没有统一便失古静之意,形态的生动与内在的安详在颜涛笔下和合如一。颜涛篆书在结构的变化与统一、静穆与飞动、欹侧与凝重的边沿保持平衡,用笔在金石意味与翰逸神飞之间寻找结合部,从而成功地形成了自己书篆的技法语言,在当代篆书创作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关于用篆问题,学者们站在古文字学的立场,讲究篆法的纯粹性,而书法家站在艺术创作的立场,讲究艺术形式的统一,而不拘泥于篆法的“纯粹”。颜涛在进行金文创作,字不够用时敢于取小篆使之“金文化”而用之,这是书法家的手段。而写甲骨文,颜涛用字还保持着甲骨文篆法的“纯粹”,在甲骨文规定的必然中去寻求有度的自由。我想在用字上再放开一点也无妨,写甲骨文字不够用时也可以金文结构“甲骨化”,使之在形式上浑融无迹。这样在创作时文字的制约会少一些,路子也宽了一些,这样做是艺术创作的立场。当然这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古文字学功力,要知道把握“度”,不可犯因无知而无畏的错误。此是我个人的看法,见仁见智,各不相同,仅供颜涛参考。 曹宝麟(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颜涛是近十多年以来,逢大赛大展必能上榜的“老运动员”了。入展是如囊探物,得奖也实至名归。他所写的金文和甲骨文,尤其前者,已以妙趣横生的结体与老枝槎桠的线质形成招牌,获得评委的一致赞同,这也就是颜涛从不落空的原因。 凡书写古文字,因为隔世之感,能取得古意是最难的。汉人去秦未远,但《袁安》、《袁敞》二碑与李斯《峄山》、《之罘》等摩崖还是存在差距,更不用说唐代白诩“斯翁而下直至小生”的李阳冰了。又汉隶的古意,到唐代韩择木、蔡有邻那里几于澌灭,变为极度程式化的美术字,一直影响宋元明的1000年间,直到清代访碑风起始挽颓波,才称得上篆隶的中兴。我们去清最近,甲骨文的发现也刚过百年,这中断传统的接续,对今日施加的影响极其深远。我完全可以认为,刘颜涛写的甲骨文水平绝对超过罗振玉,他的金文也非黄牧甫可望其项背。我们庆幸刘颜涛的不懈努力,才使这个时代的古文字书写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刘颜涛的启示价值,我以为有两大因素值得总结。首先是客观方面。天时乃不必化太大气力即能搜集到丰富的古文字资料,条件远胜于清贤。地利即他生长在商朝故都安阳,也即甲骨出土的洹上殷墟。其老师——英年早逝的刘顺又是甲骨书写高手。颜涛得其真传发扬光大,一反乃师的清婉而鼓以苍劲,意味更为隽永。无刘顺即无颜涛,这是得天独厚的捷径。其次是主观方面。他出于至诚,感谢书法给予他地位的改变和生活的改善,感念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使他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总之是知足常乐、心存感激,百折不回终能苦尽甘来。我觉得刘颜涛的成功足以参照但未必能复制,所以他是独一无二的。 刘恒(中国书协学术部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世纪书法界的一个潮流是大量出土古代文字遗迹重新被发现和利用,其中尤以甲骨文书法的普及最为突出。刘颜涛生活在甲骨之乡安阳,所以他选择甲骨文作为自己书法实践的主要对象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有着得天独厚的熏陶滋养。 甲骨文距离今天时代久远,古奥生僻,对于书写甲骨文的人来说,认识并能运用字形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从刘颜涛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在这方面是花费巨大精力,下了大功夫的。老一辈书家书写甲骨文,多采用对联形式,其中的原因之一大概是由于甲骨文字形较少,若作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