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小学《 品德及社会 》课堂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 品德与社会 》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该课程的方向性和人文性。在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实践中,如果过于强化思想道德品质的灌输,而忽视人文内涵的渗透教育,就会导致《 品德与社会 》课程本身具有的灵性与生机的流失。《 品德与社会 》学科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抽掉人文精神,教学活动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在小学《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渗透人文教育,应该成为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理想的《 品德与社会 》课堂应该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而不是毫无生机的道德灌输。课堂上,师生的情感是流动的、变化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品德与社会 》课堂应该追求文本、教者、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寻找走进孩子心灵的方式,让课堂散发出人文的芬芳。
教学中,教师可凭借情感来渲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的感悟、理的启迪。例如在教学《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名言、诗歌、歌曲等,激起学生对母爱的无限崇敬之情,为学习本课定下了情感基调。教学伊始,教师可深情地向学生讲述“藏羚羊跪拜”的故事,当讲到藏羚羊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给老猎人下跪的时候,学生的眼里会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教师再适时导出课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也有许多的不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与他们说说心里话吧!”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情境。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赞颂母爱的故事、诗歌,情感再一次得以升华。最后,让学生畅谈如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相机点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爱的情感化作春雨点点去滋润父母的心田,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整节课师生都会沐浴在爱意融融的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何尝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可贵的孝心呢?
二、活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在灵动的学习中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材选入了许多陶冶高尚情操、启迪人生智慧,探求人生价值、明辨是非善恶,警示历史教训、不忘感恩励志等方面的文本内容,它们凝聚着浓郁的人文内涵,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不仅是文章的范本,也是立身的范本。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活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
1.挖掘文本,赏析感悟人文精神
小学《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人文因素,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加以表现,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在课堂上形成师生间和谐的“生命对话”,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例如教学《 筑起血肉长城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一课,如何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接受心灵的洗礼呢?教师可联系文本,在播放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 》后,作连续追问:这是一首什么歌?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敌人”指的是什么人?听了这样的旋律你有怎样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气呵成、逐层深入的追问会引领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也得到了充分彰显。
2.入境诵读,心领神会人文情怀
“言为心声”,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出纸面,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之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 李奶奶身上的伤痕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时,教师可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原则,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其中。在导入学习后,教师可提出问题,营造一种特定的阅读情境,假如你就是李奶奶的后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痛心、愤怒、震撼、呐喊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道德感染变得鲜活、具体又丰富,激发了学生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人文情怀。
3.超越教材,创新发展人文光彩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创造是每个人身上所潜在的心理倾向。《 品德与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及谐到家-外企里党支部.doc
- 及谐体育课堂氛围创设探析.doc
- 及谐社会呼唤人民调解新方法.doc
- 及谐社会理念下体育锻炼探究.doc
- 及谐社会视域下城市贫困问题探究.doc
- 及谐社会背景下性别选择法律规制.doc
- 及谐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建设.doc
- 及谐课堂-地理教育人性追求.doc
- 及鹰-走进美国.doc
- 及其有钱,不如值钱.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