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鸥 有为有趣,方不枉人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雪鸥 有为有趣,方不枉人生

夏雪鸥 有为有趣,方不枉人生如果你常在东区音乐公园逛,也许会经常看见一个留着徐濠萦发型的女人,素面朝天,穿着天然质感的衣服,她就是拾得雨林实践中心总经理夏雪鸥。在夏雪鸥看来,理想的人生一定是要做有趣的事,一定是要过有意义的生活。对她而言,自己设计和裁制一件衣服是快乐,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热带雨林的复苏也是快乐——这都是有意义的事。 重庆·不参加高考的叛逆少女 人这一辈子应该怎么度过?和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年少的时候,夏雪鸥并没有考虑这么多,她仅仅知道自己不要什么。那时候,她不要的是父亲给安排好的人生。 夏雪鸥的父亲是在重庆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对于膝下的一儿一女要求非常严格。在夏雪鸥和弟弟很小的时候,父亲便给他们规划好了人生,安排他们一个学书法,一个学画画,甚至连大学志愿都帮女儿填好了,第一、二志愿都是四川大学,具体专业内容都与历史相关。在夏爸爸这种传统文人的心里,女孩儿一辈子跟历史和古典艺术打交道是件富有诗意的事情,但年少叛逆的夏雪鸥心里又是另外一幅画面:远景是数不尽的铺着红绸子的木框和玻璃,红绸子上放着一两件锈迹斑斑的青铜器。近景是穿博物馆制服的女工作人员坐在那些木框和玻璃前的凳子上打毛线,棒棒针戳过来戳过去,戳过去戳过来,青春就随着毛线往下淌啊淌,淌到地上就消失不见——每每想到这个画面,夏雪鸥就是一个激灵,她才不要自己的青春日复一日在平淡无奇的重复中不知不觉被消耗掉。她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那时的她对于自己想做什么也并没有谱,“但一定要是有趣的,有意思的,有意义的。” 于是,“叛逆少女”夏雪鸥心想,自己永远不会走上父亲想让她走的道路,既然无法阻止其帮自己选定志愿,至少可以做到不去高考——她真的就没有去考。那一年,夏雪鸥找妈妈要了500元钱,和朋友一起在解放碑附近开了一家小店。 夏雪鸥选择了做衣服。她从小就喜欢画图和做点剪裁,老早就会把自己的裤子改装成流行的大喇叭裤管。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情和爱好,夏雪鸥和朋友的店就是帮人做衣服也做出了小名气。她们自己跑朝天门批发市场买回布料,设计款式和裁剪,然后做成衣服。一段时间后,不仅越来越多的人专程找上门来要她们做衣服,连很多朝天门的服装批发店都来店里抄袭款式回去照着生产。那时候,她们每个月能赚到3000元之多,但年轻女孩儿天性贪玩,没常性也没计划,每天把当天所得一分为二后,就开开心心跑出去吃喝玩乐。做到后面,由于每天顾客盈门,两个人有做不完的活,累得半死还是做不完,干脆关门大吉。短短的一段开店经历也证明了夏雪鸥在“制衣”方面的天分,服装店关门后,夏雪鸥立刻去中国纺织大学(现在的东华大学)专门学习服装设计。 毕业从上海回到重庆后,夏雪鸥又想到了要“逃离故乡”,“无趣是对青春的损耗和对生命的浪费。”这种人生理念从未改变。用夏雪鸥自己的话说:“我就是觉得,人这一辈子不能活得太碌碌无为,就应该走出去看一看,至于看什么,我也不知道。”那已经是1996年,弟弟在深圳读完大学,留在当地做广告公司,一心想离开重庆的夏雪鸥飞去了深圳投奔弟弟。 深圳·无心插柳进军餐饮 在深圳,夏雪鸥先是做了一段时间广告,在工作中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恋人,两人一拍即合做起了服装公司。 谈到在深圳的服装公司时,夏雪鸥的语气里充满了骄傲。这家公司里,从品牌设计、印染、剪裁、生产到销售,全是两人亲历亲为。顶着38℃的高温在室内染布的经历,至今想起来,仍是她生命里难得的经历。不过,由于设计的服装大多是自然色,材料也全部选用纯天然亲肤的棉麻,这种在七八年后成为主流的设计,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却是举步维艰,“因为太超前,不容易被大众接受。” 服装品牌做得不顺,夫妇俩偃旗息鼓,开了一家小面馆。随着面馆运营起来,夏雪鸥发现,在深圳的重庆老乡们对家乡菜的思念,完全不能靠一碗麻辣小面慰藉。应顾客的需求,夫妻俩索性正儿八经做起了川菜,取名“巴蜀风”。从小面馆发展到川菜馆,从一家店发展到8家店,夫妻俩无心插柳地进军餐饮行业,没想短短几年便绿柳成荫。 夏雪鸥的先生是成都人,是她口中典型的成都好男人,谦和、幽默、低调,有着慢条斯理的性子,对于家人非常包容。由于思乡心切,他一直希望回成都发展,从前几年开始,两人逐渐把餐饮事业从深圳做回了成都,开设了墨宴会所、八九十火锅、假寐素食馆、粉彩等店。随着生意重心转移,再加上儿子的教育问题,家里老人不愿意远行沿海……综合方方面面考虑,一家人决定回成都定居。 云南·遇见以善养善的美事 2010年,夏雪鸥和丈夫携儿子回成都定居。儿子已经八九岁,大多是家里老人在带,夏雪鸥开始考虑做一点自己的事情。 很多年以前,夏雪鸥就已经从弟弟和朋友的口中知道了德国生态学专家马悠(Josef Margraf)博士和妻子李昱果的故事,也去过云南,他们献身热带雨林的修复再造的实践让她震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