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记·李将军列传》课件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读 第五讲:《史记·李将军列传》 《史记》是一本什么书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史记》最初无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后世将其与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 * 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由司马迁花18年的时间写就。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中国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以时间为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此后,从东汉《汉书》到民国初《清史稿》,历代正史都沿袭《史记》传统。 同时,《史记》还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司马迁生平逸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曾为太史令,学问渊博。司马迁早年生活贫苦,10岁始读古书,曾师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学《尚书》。20岁,从长安到各地游历。后回长安,作郎中。几次跟汉武帝外出巡游。35岁,汉武帝派出使云、贵、川,了解了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父司马谈死后,接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编《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获罪入狱,被判宫刑。为完成《史记》,含垢忍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公元前96年获赦出狱,做中书令,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55岁时终于完成全书撰写修润工作。 公元前145年出生于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10岁,在夏阳耕读。《太史公自序》 :“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11岁。汉武帝发动尊儒;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12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 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从孔安国学《尚书》 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20岁,开始外出游历,回长安后,为汉武帝 近侍郎中。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36岁。汉武帝封禅泰山,司马谈病死洛阳。 司马迁到泰山参加封禅。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38岁,正式做太史令,一边整理史料,一边 参加改历。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42岁,开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47岁,汉武帝攻匈奴,骑都尉李陵投降。 司马迁为其辩护,下狱,遭宫刑。(《史记》一半为狱中完成)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50岁,汉武帝改元大赦。出狱任中书令。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55岁,完成了《史记》。 司马迁 生平 《史记》体例及其贡献 “本纪”: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言行政绩; “表”:表格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天文、兵律、经济、地理等诸内容; “世家”:记述世袭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帝王诸侯外其他各代表人物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文学与史学价值 体现了精妙的叙事艺术; 刻画了丰富的人物形象; 渗透了浓郁的传奇色彩; 创建了杰出的通史体裁; 树立了史学的崇高标准; 奠定了史传的文学传统。 《史记》名句 成语 举偶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 王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