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马林后山不稳定性斜坡稳定性评价
走马林后山不稳定性斜坡稳定性评价摘要:“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滑坡灾害。以耿达乡走马林后山不稳定斜坡为例,通过勘察获得相关地质资料,根据试验和综合类比得到岩土体计算参数,运用传统的传递系数法计算了H1滑坡体的稳定性,并提出的相应的防治方案建议,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滑坡;传递系数法;稳定性评价;防治方案
Abstract: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landslide disaster. To reach go marin reckoned summer-autumn cultivation of unstable slope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survey and access to relevant geological data, according to the test and get comprehensive analogy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parameters, the use of the traditional 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stability of landslide H1, and put forward a proposal of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landslide; 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Stability evaluation; Control scheme
中图分类号:P64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李斌,男,1982生,硕士,主要从事结构设计、地质灾害防治设计
1.工程地质条件
走马林后山不稳定斜坡体内的基岩主要为千枚岩、变质砂岩等,坚固系数2~8,含裂隙水,透水性较弱。勘察区半坚硬岩石类岩组主要分布于危岩带顶部及局部陡崖部位。在半坚硬岩石类岩组中受地质构造、风化卸荷等作用的影响,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常引发崩塌等变形破坏。
坡体内松散土石岩组包括第四系冲洪积层、第四系残坡积层、第四系崩坡积层及坡积层等,其分布较为广泛,广泛分布于斜坡体中及坡脚前方巴郎河Ⅰ级阶地中。在区内松散土石岩组中,岩土体力学性质较差,在地震、暴雨等因素的作用下,常发生滑塌、溜滑等变形破坏。
2.不稳定斜坡基本特征
①滑体H1滑坡滑体主要由碎块石土组成。浅灰、灰黄、棕红等杂色,稍湿,松散。碎块石间为细(角)砾及灰绿色、棕红色粘土不完全充填,粘土多呈团块状、涡卷状,个别呈鳞片状。碎块石与粘土接触面可见蠕动镜面,细腻光滑,呈丝绢光泽,新鲜擦痕不常见。
②滑带 钻探揭露,滑带土为含砾粉质粘土,厚度20-30cm,红褐色,湿,可塑状。砾石被挤压成椭圆状,具定向排列特征。挤压磨光面和蠕动擦痕极为普遍。
③滑床 滑床岩性为三叠系上统杂谷脑组(T3z)千枚岩,强风化,岩石极为破碎,岩芯呈碎块状、片状,产状: 316°∠30°。基岩顶面坡度3°-50°,由滑坡前缘至后缘基岩面坡度由缓变陡,滑坡范围内基岩面形态在纵向上呈折线型。
3. 滑坡破坏模式及其危险性分析
① 滑坡变形的破坏模式
H1滑坡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岩性组合、地表水渗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控制。在长期的地质发展过程中,地表水不断渗入,从而侵蚀、软化土体,修路切坡开挖则形成临空面,使滑坡物质失去支撑而处于不断变形破坏中。
就目前而言,H1滑坡前缘临空,前缘不断蠕滑,继而牵引后部变形,再加地表、地下水的侵润和软化作用,从而失稳滑移。该滑坡属牵引式滑坡。
②滑坡危险性分析
H1滑坡由于坡度大、高差大,一旦失稳,主要危害对象为坡脚下的砂石厂、耿达养殖示范基地及5户民房,威胁人数共26人,潜在经济损失约270万元,危害程度较大,危险性也较大。
4 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4.1 计算模型
根据传递系数法的相关原理对H1滑坡体典型剖面进行条分,典型剖面1、2的条分图见图1。
剩余下滑推力计算公式:
式中: ——第i条块推力(kN/m); ——第i条块的剩余下滑力(kN/m); ——设计安全系数,取1.15。
图1 典型剖面1、2条分图
4.2工况选取
根据崩塌堆积体的特征及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情况及组合,计算中主要考虑自重、降雨、地震等,选定如下三种工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VIP
-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第10课伟大梦想共同追求教案.pdf VIP
- 中外教育理论名著选读.docx VIP
- 专业音响完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doc VIP
- 西门子12001500PLC用触摸屏按钮触发启动PID的自整定编写方法程序示例.docx VIP
-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模拟试题.docx VIP
- 中兴接入网和epon b ch zxa10f822产品介绍23p.pdf VIP
-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ppt VIP
- 环境学第2版-左玉辉-教学课件-第2讲 水环境.ppt VIP
- 小米质量保证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