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崖-秦岭深处宝成小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石崖-秦岭深处宝成小站

青石崖:秦岭深处宝成小站驱车出宝鸡向南,沿312国道陡峭的盘山路缓慢行驶。茫茫林海之中,偶尔会看到火车穿行于山间隧道的身影。 青石崖车站每天只有一班通勤列车停靠,除此之外,如果无人接应,任何人是无法翻越铁路沿线封闭式的栅栏擅自进入车站的。 在宝鸡车务段宣传助理闫浩的引领下,记者来到靠近青石崖车站的栅栏入口处。等在那里接应我们的青石崖车站站长刘思成打开栅栏口的大锁,我们才算是走进了青石崖车站的管理区域。 刘站长告诉记者,从这个栅栏口到车站,还要沿铁轨步行穿越三座漆黑的隧道,再走两公里左右的路程。对记者来说,这又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因为在此期间,我们躲避了四趟列车,其中一次是在隧道内深不足一米的应急涵洞内躲避,亲眼看到近在咫尺的列车暴躁地飞驰而过,漫卷的风速和隆隆的呼啸声,令人战栗。 站 台 青石崖车站位于两座隧道之间,海拔1302米。车站长约400米,宽不足百米,一侧是怪石嶙峋的陡峭高山,一侧是令人目眩的悬崖绝壁。据说1957年建站时,该站是由340多吨炸药爆破而成,当时车站建成后,碎石遍地,寸草不生。 站台上伫立的一方石碑引人注目,石碑上刻着几个大字:秦岭之巅共青团车站。这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汪峰于1989年题写的。 石碑的背后,镌刻着一段介绍文字:青石崖处秦岭之巅,抱群峰,面峭壁,临深壑,鸟兽栖居,人迹罕至。一九五七年筑宝成铁路,崩山裂石,凿出车站,桥隧勾连,铁路盘横,蜀道坦途,蔚为壮观。青石崖车站地势高峻,四时气候变化无常。夏日电闪雷鸣,冬季雪封冰冻,春秋之际云雾缭绕…… 进站不久,记者便体会到碑文所言不虚。清晨还是碧空万里,艳阳高照,顷刻间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事后发现,瓢泼大雨无孔不入,将记者停于山下的车子清洗得从未有过的干净。 “铁路上最怕雨、雪、雾这三样,每到冬季下雪,为了防止道岔被冻,我们所有休假的人都要收假回来定时扫雪。”刘思成说,“这雨再下一会儿,我们就要冒雨出去巡查了。” 去青石崖之前,有一个问题一直让记者疑惑:这么偏僻荒凉的小站,为何不撤销?到了青石崖,答案不找自明: 600多公里的宝成线一直是单线行驶,青石崖每天迎来送往的列车达36对(72次),平均20分钟即有一列火车通过。在宝成线上,包括青石崖在内,每个小站都铺设有两股以上的铁轨,缓行的列车要在小站内的一股道上进行停靠避让,待急行的列车通过后,方可继续前行。 “即便是在和平年代,青石崖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仍然是秦岭南北通途的咽喉要地,这里的工作虽然枯燥,但责任却重如泰山。”站长刘思成说。 生 存 到了青石崖,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整个车站除了每日当班和休息的几名职工外,能看见的就是天空偶尔掠过的几只飞鸟。远离尘世的寂寞山林,有时静谧的令人恐惧。 小站与外界联系,基本上靠铁路专线电话,手机信号在这里飘忽不定,似有若无。 “我基本上把手机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带在身上。”刘站长说,“因为我要到处巡查,带在身上就永远别想有信号,来这儿马上两年了,我最近才找到两个相对稳定的信号区,但是仍保证不了通话顺畅,收到的短信往往已经是一两天前发出的。” 小站里有一台电脑,是上级发的奖品,但由于没有上网条件,便成为摆设。“电视自有了村村通,频道多了不少,但也就我和副站长偶尔看看,其他职工下了班就要睡觉,根本没时间看。”刘思成说。 在车站后院,有一个狭小的活动区,其中最为醒目的是一小片稀疏的菜地。秦岭山中多沙石少泥土,这片菜地的泥土是车站几代职工一点一点从宝鸡背上来的。“大家从宝鸡休假回来,时不时地捎些泥土上来。这里气候阴冷,蔬菜长势缓慢,种种菜,虽谈不上自给自足,但也算是修身养性吧。”值班员刘兆萍笑着说。 不过,一直困扰小站的最大问题还是生活用水。寒冬季节,这里冰雪四野,起初,职工们只能吃雪水,后来虽说从数百米外的山上引来水源,但水质却很差,而且一到冬季,水管也常常被冻住。 记者探看了位于山梁处的两处水源地,其中一处从山缝中引出一根塑胶管,水质清澈甘冽。有职工告诉记者,这处山泉不会冰冻,常年流淌,但由于水流量极小,没有压力,无法引到站内。 或许是看出记者的心思,刘思成说,这里群山翠绿,对你们第一次来的人可能会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对我们每天面朝铁轨背朝崖的职工来说,是没有任何兴奋感可言的,“一来车站是封闭的;二来山间陡峭,没人敢进去;另外,职工们不是紧张值班,就是抓紧时间睡觉,根本没有心情爬山玩。” 据说曾有一对拾荒的夫妇在小站附近居住,一日丈夫进山采药,一去无回,家人进山找了7天都没能找到。 伙 食 记者到青石崖时已近中午,刘站长说要给我们做饭吃。上山前,宝鸡车务段宣传助理闫浩就告诉过记者,吃饭一直是站上职工最头痛也最艰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