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习题-人民版必修1.docVIP

高中历史-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习题-人民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习题-人民版必修1

【师说】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习题 人民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汉代蔡邕《独断》中记载:“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惟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为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玉玺代表信物 B.玉玺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罔替 D.天子的权力至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天子独以印为玺”“群臣莫敢用”等信息可以看出,玉玺的使用反映了皇帝制度下皇权至上、不得随意僭越的历史特点。A、B两项都是表现而不是实质,C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 D 2.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设“中朝” B.置枢密院 C.置刺史 D.设内阁 【解析】 “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大意是:道、德出自于皇帝,制度政令出自于丞相,反映了西汉初期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威胁。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设立中朝,让他们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本题选A,北宋时设立枢密院;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监督,设立刺史;明成祖时设立内阁。 【答案】 A 3.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其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减轻地方财政开支 C.减轻地方军费开支 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解析】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措施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 A 4.下列中国古代职官或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刺史 御史大夫 都察院 提点刑狱司 A. B. C. D. 【解析】 西汉武帝时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秦朝御史大夫有监察百官的职能;都察院是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及谏议机关;提点刑狱司是宋代首创的掌管一路司法、监察等事务的重要路级机构。 【答案】 A 5.关于元朝的行省制度的叙述最为恰当的是(  ) 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行省制度的认识与掌握能力。 【答案】 D 6.“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解析】 宋朝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从题干材料“王沔……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可以推断应该是宋朝人。 【答案】 C 7.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指三省首长)职,而假以他名”。这种做法的影响不包括(  ) 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使三省首长职责模糊 C.降低了行政效率 D.提高了办事效率 【解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要理解题干古文的含义,再根据其信息来做综合判断。题干古文的大概意思是三省的长官地位较高,不轻易设置,所以设置其他官职来行使宰相之职,用了其他官名。增加官员,互相掣肘,必然影响办事效率,所以选D。 【答案】 D 8.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这反映的问题是(  ) 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君主权威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 【解析】 本题考查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强化。大臣从“坐”到“站”,反映了大臣的地位不断下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答案】 C 9.陆游的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宋朝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 【解析】 本题考查北宋中央政权机构。材料中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机构应是枢密院,管理国家军务。 【答案】 C 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 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解析】 元代推行的行省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 A 11.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