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散客旅游者旅游动机及体验质量探究文献综述.doc

散客旅游者旅游动机及体验质量探究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客旅游者旅游动机及体验质量探究文献综述

散客旅游者旅游动机及体验质量探究文献综述摘 要:任何一个旅游地的客源市场是由不同人口特征和社会特征的细分市场组成的,不同细分市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要各不相同,他们的旅游体验也存在差异。散客旅游已成为我国各种旅游活动的主要形式,散客与团队旅游者在旅游心理上有很大的不同,针对散客的旅游心理特点,旅行社及旅游服务中介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篆略,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文章论文主要对国内散客旅游的旅游动机和体验质量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分析不同动机的散客旅游者的体验质量的区别,为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散客旅游者;旅游动机;体验质量 1旅游动机的研究 1.1旅游动机的分类研究 德国学者格理克斯曼最先对旅游动机进行分类,分析了旅游行为的原因,把旅游动机分成了心理的动机、精神的动机、身体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等四个类别。日本学者田中喜一进一步的细分,他认为心理动机包括思乡心、交游心和信仰心;精神动机包括知识的需要、见闻的需要和欢乐的需要;身体的动机包括治疗的需要、休养的需要和运动的需要;经济的动机包括购物目的和商务目的。在国内也有很大学者对旅游动机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如邱扶东(1996)也通过问卷把26项旅游动机分为了六种类型即:身心健康动机、怀旧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求美动机和从众动机。张卫红(1999)按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的放松动机,刺激动机,关系动机,发展动机,实现动机,并采用实证的方法对旅游动机进行了分析研究。娄世娣 (2002)从经济收入、闲暇时间、生活环境个人条件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认为旅游动机可分为扩展和更新生活的、寻求广义人类之爱的、逃避现实的、好奇探索的旅游动机。李耀珍(2007)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到秦皇岛游客的动机进行了归类的实证研究,分别描述了每个层面的旅游动机情况。 1.2旅游动机的应用研究 对旅游动机的应用研究,国外的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旅游动机对旅游一些相关方面的影响和关联。Samuel(2003)在研究中证实了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收入组的旅游动机存在显著差异验证了以前相关的研究结论,说明旅游动机随人口统计特征的变化而变化。Heung(2001)对日本休闲旅游者的动机因素与人口统计特征、旅游特征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性别影响寻求利益动机,年龄影响考察动机,收入和职业对各个动机领域没有明显影响。Ryan(1998)根据旅游动机量表对旅游者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11种类型的旅游者,并说明了不同类型旅游者对目的地属性偏好存在差异。 国内有很多的学者对旅游动机分别从不同的立场进行了应用性的研究。杨雁(2002)通过分析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活动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从而探索如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激发旅游动机,从而产生旅游行为。 2.体验质量研究 2.1国外研究现状 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所支付的费用和所达到的实际收益的体验。西方的一些研究表明,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并进而加强了顾客忠诚。布莱克维尔等(Blackwell Szeinbach Barnsesetal 1999)提出了价值忠诚度模型,认为感知价值由感知利得、感知利失和个人偏好组成,并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感知价值对顾客再次购买行为起决定性作用。麦克道格尔等 (Mcdougall Gordon levesqueetal,2000)研究发现顾客感知价值与服务质量共同决定了顾客满意度,并进而对顾客忠诚构成影响。 顾客感知理论分别在服务业运用较为广泛,而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理论在改进服务质量、体验质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建立了不同的模型,出现了美国派、挪威派等学派。前者如Pearce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历程阶梯”,该理论强调旅游体验的习得性,旅游者的需要从低到高沿着”放松、关系、自尊、发展、实现”这五个层次向上攀升。心理学家Csikszentimihalyi如提出了”畅爽(flow)”的概念,它类似于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 Oliver(1980)等人从服务营销的角度提出,顾客满意与否是由期望和感知绩效之间的差距决定的。Parasuraman则设计了服务质量 (ServQual)模型为体验质量测量的操作化提供了途径。挪威学者 Joar Vitterso等 (2000)对如何衡量体验质量做出了改进。他们认为泛泛的满意度测量并不能敏感地反映出主观体验的多种差别,于是提出了”畅爽单体(flow-simplex)”这一替代方法,它能够提供有关体验的差异化的信息,”畅爽单体”对于不同景点引发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很敏感。它比自我评价的满意度测量能够显示出旅游者对于某个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