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问”在语文教学中重要性
浅议“问”在语文教学中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57-01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我国的传统是做学问,而现在的学校老是让学生做学答,成天要学生回答试卷里的题目,然而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的确,创造应该从问题开始。
许多学者也指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性包括主动读书、生疑,向老师提出问题,与同伴议疑、解疑;创造性包括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这种常用的对话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学生问老师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二者之间存在着绝对的不平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理解。重视的只是掌握知识的多少,学生只把教师当作获取知识的对象,很少同老师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教师体罚学生的悲剧时有发生。学生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缺乏自信,性格被压抑,常常变得神经质、脆弱、自卑心理严重,更不用说有创造性了。尽管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也存在交往,但这种交往只是表面的、不深入的,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由老师发起的交往,老师对学习好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高的交往频率,反之则很低。老师的这种选择性的交往必然导致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不同,人为地造成了不平等。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不平等呢?通过“问”让学生缩短与老师的距离。共同探讨问题,而后解决问题的愉悦感能使师生逐步消除鸿沟,加深理解,因而“问”也就成了沟通学生与老师的桥梁。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在疑难面前,教师与学生都是探索者,他们是平等的。在师生共同解答出难题露出成功微笑的同时,学生的心与老师贴近了,此时师生的交往已是精神上更深层次的交往。就拿我讲练习来说,语文练习比数学练习更枯燥无味,但我反其道行之,不多讲解,而是将答案抛给学生,让他们在对照答案中发现问题而后问老师,从而创造了我与他们多交流的机会。通过“问”,我不仅培养了他们爱提问的好习惯,发展了他们的求异思维,还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一举三得!
从更深一层上来说,“教师传播知识的职能正在逐渐地改变。教师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精神的启迪和培养及对学生生活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将更多的创造师生交往,使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的教育。”通过“问”,让师生对话,这时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自发的交往关系,彼此之间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所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精神世界也有所增长。
“爱世界、爱他人、爱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与他们保持这样一种交往关系。不是事先决定好怎样让他们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而是以这种方式接受他们——接受我们彼此的局限性,而不只是想象中的可能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达到共享的真理。”一位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教授阿其姆博尔特提到,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要变,他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信息传播者。他还激动地回忆起他心目中最优秀的一位老师,他说:“他鼓励我发展个性,告诉我要敢于接受挑战,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他让我领略各种伟大的思想,他就是一位最优秀、最让人感到幸福的老师。”是的,成为一名“最让人感到幸福的老师”,就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循循善诱,巧妙地稍加点拨,让学生爱问、敢问、会问、善问;而在学生不断地向教师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促进自己像学生一样补充新知,不断充电,从而与学生真正建立起平等交往、互动互促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同伴的对话。
(二)学生与同伴的对话——学生之间互问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让学生之间互问,有利于他们互相启发,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多角度思维 。人们常说的“智慧的光芒四射”便是对这种多角度思维价值的赞美。对于《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学生包括有些老师往往习惯从蔡桓公身上找缺点,吸取如讳疾忌医、防微杜渐的教训。在我讲这篇古文时,一个常捣蛋的学生冒出一句:“扁鹊并不是一个好医生!”他的否定启发了其它同学的思考,引发了学生之间的提问:神医扁鹊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医生呢?蔡桓公的死,扁鹊有没有责任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桓公讳疾忌医是可悲的,但扁鹊作为医生,规劝病人的力度不够,方法太委婉,没有设法医其心病,有臣卑思想,不能直言不讳……看到他们互相提问,互相启发,我欣喜地发现他们不再只从蔡桓公的角度去吸取教训,而是从扁鹊这个人物的角度、时代的角度、甚至心理学的角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大学测控电路试卷.doc VIP
- 西 藏图考 清 黄沛翘(国立中央图书馆典藏).pdf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提前终止协议书8篇.docx VIP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快递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
- 材料概论-第二章课件.pptx VIP
-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FANUC)配套课件.ppt
- 第一单元 快乐的课堂 1~5 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基础卷)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A3).pdf
- 2025广西公需答案01.pdf
- (高清版)DBJ50∕T-396-2021 山地城市地下工程防渗堵漏技术标准.pdf VIP
- Q TZW 22-2016_烧烤工具 企业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