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问方式有效转变
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问方式有效转变摘 要:美术教学中种种尴尬提问方式必须实现有效转变,变刻板性提问为激趣性提问,判断性提问为探究性提问,单向提问为多向提问,随意提问为看学生“脸色”提问。
关键词:美术教学; 提问方式; 有效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81-001
叶澜教授对新课程改革方向有一个精辟的论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命气息。”但很多老师只是说了,而不是做了。表面性的提问:教师旨在追求热闹的场面,要求一问齐答,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空空洞洞;随意提问:未经过精心设计,收效甚微;惩罚性提问:当学生心不在焉时,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的提问为畏途。美术教学中种种尴尬提问方式怎样才能实现有效转变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法官提审式提问改为微笑提问
很多老师上课时板着面孔,表情威严,提问时更像法官提审犯人。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非常恐惧,大言不敢出,整节课小心翼翼,生怕惹火烧身,还谈什么学得主动,学得愉悦,放飞思维?钱梦龙老师提问时,脸庞上总是洋溢着和蔼可亲的微笑,给学生一种慈父般的亲切感、信任感。钱老师说,学生答错了提问,就好比走错了路。走错了路并把这一教训告诉大家,大家就不去走这条路了。这不是为全班同学做出了一次贡献吗?
二、刻板性提问改为激趣性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聪颖,思维活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知识结构等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而且课堂的生动与活泼,很多时候是由问题的趣味性激发的。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些灵感火花往往就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
如在《站起来,站起来》一课中,笔者根据孩子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这一心理特征,通过“你能帮帮老师吗?”这一环节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用“你还能变出其他的魔术吗?”这一提问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们思考、尝试了纸能站起来的方法,又营造出宽松的课堂氛围,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三、判断性提问改为探究性提问
美术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在课堂中要尽可能避免单纯的判断性问题,如:美不美、对不对、好不好等。美术教师要利用教材内容的丰富多彩,提出探究性问题。
如在《扭扭虫》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小朋友们好,我们是快乐虫虫,你们猜猜我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观察后告诉老师,接着“现在老师给每组都发一只快乐虫虫,要考考我们同学,你们组的节节虫是什么材料做的?每节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哪些是新材料、新方法?(小组研究)除了这些材料,你还能想出哪些材料和方法?”学生们想了很多种方法:用彩色挂历纸先做成一节一节的,再粘接;用橡皮泥粘接;用弹簧粘接;用线绳粘接;用回形针粘接……“同学们想的很好,说的也非常好,那想不想自己动手也做一个?好,打开自己组的百宝箱,看看里面都有什么材料?与同组小伙伴商量一下,如何用这些材料去制作?(小组探讨)”由研究不同类型的材料自然过渡到探讨技法。
用提问去有效地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突破和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些独特的思维过程,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独特性和求异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单向提问改为多向提问
传统的课堂提问基本上都是单向的,即由教师指向学生,由老师提问学生,教师掌握着提问的主动权,学生一般处于被问的位置,提问成了教师的权力,回答问题成了学生的义务。而如今,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已备受推崇。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中,学习者必须对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自己提的问题,往往最能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这样就会在课堂上产生最动人的场面:一个个小组沉浸在问题的讨论之中,知识的奥秘会使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思维活跃,生长着新的智慧,新的气度,新的视野。
五、随意提问改为看学生“脸色”提问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另一道风景线,教师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不顾学生的感受,不看学生的基础。当教师提出问题而无人主动回答时,教师们为了避免自问自答,经常会随意提问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这时学生多数回答不出来,弄得特别尴尬。还有一种情况,美术老师往往任教的班级多,对学生不熟悉,经常会拽着名单提问。这种提问教师和学生心中都没有目标,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问题的难度和被提问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匹配,这样教师就很难从提问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掌握情况,也必然会降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能让老师及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版)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doc
- ISO15189质量手册--输血科通用模版(文档-100页).docx VIP
- RBA6.0版标准资料学习课件.ppt VIP
- 2025年北森领导力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AI政务大厅业务平台架构方案.pptx VIP
- 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管理办法.pptx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pptx VIP
- 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北森在线测评题库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