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措施实例探析
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措施实例探析[摘要] 本文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日益紧缺的大背景下,浅析了建筑设计中公共建筑的绿色低碳措施,结合上海“新加坡国际学校6#、7#楼”,对公共建筑的绿色低碳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绿色,低碳,公共建筑,学校
[abstract] this paper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nd energy supply shortage of increasingly big background, analys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public buildings the green low carbon measures, combined with the Shanghai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school # 6, 7 # buildings”, to public buildings the green low carbon measures a preliminary study and practice.
[key words] green, low carbon, public buildings, school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地球及自然界行使的最大人工活动之一,它所耗费的资源能源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建筑师的关注。
1.1、概念解析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筑[1]。
1.2、国内外概况
1.国外发展概况
目前国际上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主要有:LEED(美国)、BREEAM(英国)、CASBE(日本)、BlueAngel(德国、北欧)等。《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 LEED是目前世界各国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是各国建立各自绿色建筑及可持续性评估标准的范本。LEED认证评价包括六要素,1可持续场地评价;2建筑节水;3能源利用与大气保护;4材料与资源;5室内环境质量;6、创新设计流程。
2.国内发展概况
在总结近年来绿色建筑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我国建设部2006年发布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主编的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该标准用于评价民用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渴与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2、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措施
2.1、外维护构造
1.外墙节能技术
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其中墙体又占了较大份额。所以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和可再生新型材料是绿色低碳建筑的主要实现方式[2]。
2011年,公安部消防局发布公消[2011]6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不燃材料。在此之前,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占整个外墙保温材料市场的80%左右。而目前市场上,公共建筑外墙保温常用的材料为岩(矿)棉和玻璃棉,泡沫玻璃、STP保温板、膨胀珍珠岩等。
岩(矿)棉不能燃烧,防火性能优异,且价格较低。然而,由于岩棉的质量优劣差距较大,抗拉强度和吸水率方面难以保证达标。玻璃棉和岩棉在防火及耐久性上类似,且能让工人的劳动条件得到改善,但是其价格较高,而且吸水率高仍然是无法解决的弱点。
STP保温板不久前刚进入上海市场,之前在山东地区应用居多。STP板保温性能优异,保温效果相当于聚苯板的5倍,挤塑板的4倍,大部分地区的建筑一般用1.5厘米厚就能达到65%的节能要求。此外,STP保温板单位质量轻,上墙后每平方米重量仅12公斤,不易脱落,吸水率小;缺点是无法现场裁切。表1为不同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及综合性比较。
表1各类保温材料性能表
产品名称 导热系数w/(m#8226;K) 绿色性 回收性 材料级别
S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