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25-词五首之武陵春课件-新人教版
1、听读,听配乐朗读《武陵春》,听清字音和节奏。 2、自读,自由朗读词作,要读出感情。 3、导读,老师指导重音、语速、停顿等。 4、齐读,读出音韵美,读出感情。 5、译读,对照注释,疏通词意,解说词的内容。 “恼人的风雨总算停歇了,枝头上美丽的花朵也凋零尽了,只有沾花的泥土还散发着缕缕花的余香。太阳虽然升得很高、很高了,可我仍无心梳妆打扮。春去了,明年还会回来,花谢了,明年春天还会盛开,只是人事已变,一切都完了。一想到这些,还没开口说话,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洒落。听人说,双溪那个地方的春色还不错,我也计划着到那里去划划船、泛一泛舟,以排遣心中无尽的忧愁!可是,我真担心那双溪上的舴猛舟般的小船太小了,恐怕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愁啊!” 1、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2、词人欲语泪先流的原因是为什么? 3、在下阙里,我们发现作者的心情有了转变,请同学们找出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并具体说说变化过程。?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被词论家赞为“创意出奇”。你能说说它好在哪儿吗?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被词论家赞为“创意出奇”。你能说说它好在哪儿吗? 赏析《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词的相似之处。 * 上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下联: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猜一人名) ———李清照(南宋) 北宋败亡(1127年)后,李清照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丈夫赵明诚也不久病故,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四处流亡。1135年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读出词的音韵美 读出词的音韵美 悟出词的情感美 品出词的语言美 方法指导: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赏析诗词:①词意解析。即解释词句的意思。②字词品味。即要抓住重点字词,特别要关注诗句中精妙传神的动词、形容词;③修辞手法。把握诗句中采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④情感体会。即注意领会诗句中的景、事及景、事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品出词的语言美 讨论交流后明确: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和夸张,形象可感地突出了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 鉴出词的风格美 1、风格相近,《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 2、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3、两首词情景交融,都有独特的意境美。 4、抒发的感情相近。两首词都写闺情,都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武陵春》除此之外,还包括家国之恨、故国之思.情感更为深广。两首词都细腻生动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宛转起伏,富于变化。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课件-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古代科技和文化》导学案-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欧洲文明的起源》导学案-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课件-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亚非文明古国》导学案-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导学案-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