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孩子教育宽严有度才是真爱
对孩子教育宽严有度才是真爱一堆家规,将女儿送进哈佛;一根藤条,将孩子“打”进了北大。“虎妈”、“狼爸”严厉的教子方式让人记忆犹新。而眼下的这位日本妈妈,用相对宽松的教育方式将自己的3个孩子全部送进了哈佛大学。
一边是“虎妈”、“狼爸”近乎专制的严厉教育方式带来的成功;另一面是“哈佛妈妈”相对宽松教育下孩子走进世界最高学府的荣耀,父母们疑惑了:到底是严厉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是宽松式的教育更加科学?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算成功的家庭教育?
家教现象
“虎妈”“狼爸”唱罢,“哈佛妈妈”登场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不准擅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准去同学家串门”、“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无条件服从家长的一切要求”……“虎妈”、“狼爸”用一系列严厉家教要求孩子沿着他们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据媒体报道,他们的做法引起了一部分家长的模仿,但也让部分家长直呼“变态”。
就在关于“虎妈”“狼爸”的讨论稍稍平息的时候,“哈佛妈妈”出现了。来自日本的森田友代,用放任式的家教把3个孩子送进了哈佛大学,且目前都是成功的企业高管和律师,被人们称为“哈佛妈妈”。
“哈佛妈妈”在著作《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一书中,提出了“放任式”家教与“目标式”培养法,即把东方式家庭教育中的“权威父母”和西方式的“平等交流”相结合。
“哈佛妈妈”声称,不仅要做爱孩子的父母,更要做被孩子爱的父母。她的放任式家教主张给孩子松绑,让孩子自己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事,自己决定想做什么,自己设定目标并勇于挑战。
这是继“虎妈”、“狼爸”之后,又一位让万千家长羡慕的“教子成功”案例,它引发的讨论绝不亚于“虎妈”、“狼爸”曾经激起的“争论硝烟”。
家长困惑:宽与严,哪个更适合自己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教育形式,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家庭的家教模式各不相同,究竟哪种方法更可行?哪种方法更科学呢?
唐女士自从做妈妈以来,就一直在摸索家庭教育宽与严的问题。和不少80后妈妈类似,唐女士主张“快乐教育”,在女儿上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从没有强行给女儿报过任何兴趣班,大多数事情也会尊重孩子的意见。眼看女儿就要小学毕业了,“小升初”的激烈竞争让一向淡定的唐女士有些紧张了。“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如果放任她发展,将来怎么跟别人竞争?”担心孩子升学受影响,唐女士给她报了一两个课外辅导班。刚开始女儿偷懒不愿听课,这时她就不再完全由着女儿了。
“虎妈”、“狼爸”和“哈佛妈妈”迥异的家庭教育,却带来了相同的成功,这让不少家长陷入了迷茫。今天放任式教育,明天严厉型教育,到底怎么教育孩子?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依照某一个人的做法依葫芦画瓢,而是应该结合别人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每一本书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即使是你不认同的观点,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避免错误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应因材施教。“虎妈”、“狼爸”的教育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对于服从性强的孩子,这种方法的潜力巨大;但如果孩子很叛逆,这种方法可能适得其反。对于一些自律性较弱的孩子,“哈佛妈妈”这种放任式家教也未必适合。
专家建议
宽严有度是真爱
“宽严有度是真爱。”中国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郑委认为,所谓的宽严有度,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庸”的最高境界。
郑委说,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们做到“宽”不难,难就难在“严”。具体而言,“严”即“威信”,“威”是对原则的坚持,信是对承诺的坚守,也就是说“事先说好,说话算话”。
在教育孩子时,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宽严有度”原则:A.事先有约定(原则);B.事中有提醒(帮助);C.事后有总结(执行)。其中AC体现的是原则性,B体现的是灵活性。
例如,孩子上网问题,父母和孩子可以事先约定上网时间,如每天上网一小时,如果超时10分钟,第二天不能上网;超时20分钟,连续两天不能上网,即“事先有约定”;当孩子上网快到一小时,父母可以给予提醒,即“事中有提醒”;如果孩子上网超时,就严格约定做出惩罚,即“事后有总结”。
所以,“宽严有度”,宽在帮助,严在原则。但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要么是“有约定,没总结”,父母在孩子面前威信丧失;要么是“有总结,没约定”,孩子对突如其来的惩罚逆反;或者“没约定,没总结”,什么都由孩子说了算,这是隔代教育的常见问题。
郑委提醒,父母在制订规章制度时,一定要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制订出双方都接受且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做人等原则性问题上由父母说了算,做事方面孩子可以和父母“讨价还价”。如,孩子写不写作业,这是孩子的责任,原则性问题没商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