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控烟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烟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

控烟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摘要】 目的 研究吸烟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互关系,了解控烟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并对社区控烟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研究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吸烟人群49人实施控烟措施,在控烟前后分别检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及采用开放式的调查问卷,以面谈方式询问了解吸烟情况,干预观察时间为6个月。通过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对干预前后吸烟情况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吸烟数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mmol/L。 1.2 方法 由于本次检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例数太少,如果要进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得出的结果可信度较低,所以只能选择社区干预试验,纳入的46例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首先进行基线调查,除常规体检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外,还采用开放式的调查问卷,以面谈方式询问了解患者详细的吸烟情况(包括吸烟年数,平均每日吸烟数量,吸烟方式,吸烟的依赖程度及有否尝试戒烟等)。在其他生活行为方式相同的情况,对参加研究对象实施社区控烟干预,干预6个月后重复测试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及完成吸烟情况问卷调查。具体控烟措施:①社区专职医生、护士联合居委会主任、社区专干人员和家属组成控烟小组对研究对象予以监督。②每个病人派发戒烟指南。③每周下社区对研究对象及其家人进行健康指导和禁烟宣传。④每月进行戒烟咨询和戒烟心理辅导。 1.3 统计学方法 把所有数据录入电脑,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每日吸烟的数量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比较;tHcy与每日吸烟数量的关系采用线性相关回归分析检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按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干预前后差异用t检验判定,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参与本次干预社区干预试验年龄70±5岁,干预前平均每日吸烟数量为24±8支,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24.44±3.98μmol/L;干预后有4名患者戒烟,平均每日吸烟量为17±8支,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2.57±4.01μmol/L。研究结果表明控烟前后比较T=22.478,p=0.001(p0.01),干预前后吸烟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吸烟数量为24±8支/天,经过控烟干预后平均吸烟数量下降为17±8支/天,结果显示干预后吸烟平均水平有明显下降。干预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配对t检验结果t值为10.424,自由度为45,P等于0.000(P0.01),干预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干预前有下降。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吸烟数量与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都成线性相关,干预前后线性关系分别r=0.659和r=0.599,结果表明干预前后引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因素中,分别43%和36%是可以用来解释吸烟。3 讨 论 已有较多的文献对吸烟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的报道,其中提出吸烟年数和吸烟的数量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有影响,部分文献提出吸烟指数概念,吸烟指数=吸烟年数*平均每日吸烟的数量,有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吸烟患者中吸烟指数越大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平均浓度越高。阳苹,陈辉等[3]指出在2型糖尿病患者吸烟组较不吸烟组Hcy浓度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吸烟组较吸烟组Hcy浓度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乔淑冬[4]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在脑卒中患者中伴HHe组的每日吸烟量、吸烟年限及吸烟指数明显高于不伴HHe组(均P0.01),吸烟指数与血浆Hey浓度显著正相关。郭炳彦[5]在研究中将健康组和冠心病组中按吸烟的程度分成不吸烟组、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结果发现两组血浆HCY水平随吸烟的程度而升高。白杉,杨功焕等[6]在研究效果评价研究中采用了烟草销售量下降、总人群现在吸烟率、戒烟率和吸烟有关知识知晓率作为评价的指标。本次的研究对于控烟效果的评价运用了吸烟后吸烟数量下降作为评价控烟的效果。刘淼在《中国控烟措施有效性评价研究的系统综述》中指出[7],吸烟人群中开展戒烟药物干预和行为干预一般人群中开展多组分干预(如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的有效性证据充分,而临床咨询、中医疗法、单纯宣传教育、规章制度等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缺乏充分证据支持。本次研究表明控烟干预措施对减少平均吸烟数量和帮助戒烟有一定效果。随着吸烟平均数量的下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随之下降,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控烟对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本次控烟干预实施有效,健康教育作为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六大功能之一,采用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对辖区内居民进行生活行为方式干预,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有助于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群,郑丽容,刘华珍0大剂量叶酸、甲钴铵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