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验视野中学校管理工作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验视野中学校管理工作反思

经验视野中学校管理工作反思“经验”在叙事研究中具有特定的意蕴,任何经验都是一个鲜活、流动的存在,它既承载着经历者的丰富内心体验,又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精髓。换言之,经验是所有人社会经历中最为灵动与惊异的一幕,是每个人专业智慧的源泉。 从这个角度看,校长的专业成长就是专业管理经验的重组与升华。尽管已进入不惑之年,但是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我时刻注重基于经验重组来转变学校的日常管理,努力实现学校管理方式的质变与创新。在过去两年多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特将它们与同行们及教育研究专家们分享品鉴。 一、管理目标的品读:从“质量立校、特色强校”谈起 办学目标是所有办学活动的发端,管理者如何在经验世界中深入反省学校的办学目标至关重要。教育教学质量是所有学校永恒的话题,大家也都深刻意识到办学质量和特色的重要性,然而,要想把它们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行动指南,作为统领学校全局的指导思想就不那么容易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家对“质量”和“特色”的理解不同,导致了在“质量”和“特色”方面的目标追求差异明显;另一方面,目前基础教育中隐现的“应试教育”和“干校一面”的不良办学势头使许多学校管理者心有余悸,致使其旨趣大打折扣、流于形式。 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是我一手服务、潜心经营的学校,在性质上属于一所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举办的民办学校,其前身是196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筹办的全国首批外国语学校之一。多年来,人们自然认为“外语”是外国语学校的特色,但作为校长,经验直觉告诉我:这种认识未免过于简单了。我相信:绝不能简单地认为我们比普通学校多开几节英语课,多几门外语,外语成绩比普通学校好就是“外语特色”的全部内涵了。换言之,这种意义上的“特色”充其量可称为学校的外语教学优势和亮点,离真正的特色还有不小的距离。外语特色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教育而不是教学层面上。也就是说,学生通过三至六年就读外语学校,其国际视野、外语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那才能称作“外国语学校”名副其实的特色。 那么,什么才能真正体现外语学校的特色?通过外语学校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教育理论专家和教育行政管理专家的意见,外语学校初步形成了“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其核心是“国际化”。外语教学正是“国际化”特色的主要途径和保障。国际化特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听起来抽象,实则简单。说白了就是要有国际视野。也就是说,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知晓世界上基础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在做什么:了解国际教育教学研究动态及趋势,尽可能使我们在理念上与世界同步。二是拥有国际化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国际教师,特别是高素质、高水平的要占一定比例。他们除承担学校英、德、日、法语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外,还要担负起学校国际课程的教学任务。我们有专职、兼职外国教师,也有国外志愿者教师、助教,还有国外大学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学生参与我们的外语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国际化的课程。实施多年,较为成熟的省级“德、日、法语课程班”与国际对接,为学生们提供了接受国外教育的机会。洽谈中的“IB学校”、“中加高中课程班”更将丰富我们的国际课程。四是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外语学校目前已分别与美国、法国各两所学校,德国、日本各一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双方师生每年有一周到两周的短期互访、两个月到六个月短期交流、留学活动。同时作为德国歌德学院PASH项目学校,我们积极参与项目短期交流、教师培训、学生境内外夏令营活动等等。 以外语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只有认准了特色,我们才能有机会做到“特色强校”。“特色”也一定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质量立校”的目标。 二、学生管理思维的微调:从“不准……”到“请你……” 学校管理目标需要在平时的日常管理实践中去落实,而学校日常管理的焦点是学生行为管理,狠抓行为管理是我校完成“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入手点。2011年9月30日,我校德育处在教学楼前入口左侧悬挂的“学生行为六不准”宣传牌完成了近十年的历史使命,光荣退休。取而代之的是左侧的“文明行为”和右侧的“文明用语”。在旁人看来,这一转变似乎无足挂齿,但在我看来,这是学校日常管理的一次革命性转变,它彻底改变了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立场与学生观。 在以前,我校德育处宣传牌的标语如下: 学生行为六不准 1.不准衣冠不整 2.不准迟到早退 3.不准携带手机、MP3、游戏机等 4.不准吸烟 5.不准携带管制刀具 6.不准打架骂人 显然,这一标语是把学生当成管理者的”敌人”来看的,“学生敌人”立场的学校标语文化建设在“防堵”学生不良校园行为的同时漠视了学生的道德潜能与良善本性,无情扼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