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体会 高龄患者多患有高血压疾病,此疾病现今已经成为高龄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如患者控制不好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发生死亡。对高龄患者的影响非常大。现今我国已经进入高龄老龄化社会,故对于此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已经非常重视,现今我国高龄患者高血压疾病高发,约有49%的发病几率,随着年龄增长其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1]。1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情况 对于此疾病的诊断现今多依据2010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标准[2]执行。其有如下几点诊断标准。患者的年龄需大于等于65岁,患者的血压进行大于3次的血压检查均超过标准值即可诊断为此疾病。如患者的收缩压数值大于等于140mmHg,但其舒张压小于90mmHg,此种情况可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疾病。2 患者的临床特征情况 2.1 患者主要以收缩压上升为主要的表现,其随着年龄增长脉压差会逐渐加大。高龄患者的血管壁情况不好,均有明显的退化表现,其的弹性明显降低。这就会导致患者进行心脏排血时出现延迟收缩期的表现,从而导致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的表现。另外,因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会致使患者出现舒张压下降的表现。 2.2 患者会出现血压波动范围比较大的表现,尤其是患者的食用食物之后或在出现体位改变时,其血压会有较大范围的变化。此类患者易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疾病,故患者应在进行体位改变时动作幅度应轻。由于昼夜节律调控能力异常,故在晚上喝早上会出现高血压的情况。 2.3 高龄患者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和高血压疾病长期发展会致使患者出现脏器的损害等情况,如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会给患者很大的影响,其对治疗有很大的影响,难度非常大。 2.4 一些患者会出现假性高血压的情况,此疾病是因为患者的肱动脉出现硬化,在对其进行血压检查时出现数值的影响,致使其的血压数值非常高,因为其在进行治疗中服用降血压药物会致使患者的血压过低,从而发生疾病,所以应对此疾病进行细致的诊断,避免出现不良影响。3 对患者的治疗情况 现今各项医学技术高度发展,各种药物相继进入临床中,其为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但此疾病应重在对患者进行预防,需要患者自身的意识不断提高,不断深入。以往的观念中,考虑到高龄患者对治疗的药物易于出现副作用,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出现低血压等药物副作用,故给予患者的干预措施不够细致,致使患者的血压控制不好。而近年来经过各项研究显示,高龄患者良好的血压控制可明显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故现今临床多重视对患者血压的控制,以避免其疾病出现恶化[3]。 高龄患者进行高血压治疗的重点应对其的各项器官进行保护,避免患者发生心血管等疾病,AHA和ACCF发布的老年版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提出,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治疗可增加心血管获益,无合并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140/90mmHg,但≥80岁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目标值应保持140-145mmHg。对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颈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等疾病的患者,血压目标值<130/80mmHg,而合并左室功能不全者血压目标值<120/80mmHg. 3.1 非药物治疗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其家属多了解掌握高血压的知识,如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相关因素等,使其意识到平时预防、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意义。指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减少钠盐的摄入、减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水果、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本干休所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坚持做到每日到首长家巡诊,按时监测血压,及时发现问题解答疑难并做相关用药指导;掌握干休所每位首长的血压及全身疾病情况,制定综合全面的诊疗计划,并在每年的常规体检或病情发展后及时修正,形成了“以睡眠为主,运动饮食为次,药物治疗为辅”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模式,实现干休所高血压的一二级预防,并时刻为三级预防做好应急救治准备。 3.2 给予患者应用的药物 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药物应要副作用小、药物作用安全、有效、控制血压应平稳等。现今临床药物应用主要以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药这五种药物为主。 对于患者的治疗现今多主张联合药物进行治疗,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进行治疗的副作用比较小,且应用的剂量也比较小,对患者控制血压的效果明显。在进行药物选择时应针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药物应用,有针对性的治疗可起到明显的疗效,故在选择患者应用的药物时应首先了解患者的情况[4]。老年患者的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不应过分关注或强调舒张压变化的意义,若单纯由于舒张压不高或降低影响收缩压达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