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聂耳百年诞辰纪念引发冷思索
聂耳百年诞辰纪念引发冷思索如果有一个生命,因为一首歌而永生不灭,那就是他
北京展出聂耳全身像,聂耳全集修订出版;昆明奏响聂耳音乐会;上海观摩音乐剧《聂耳》。100年前的2月14日,国歌曲作者聂耳在云南玉溪出生。100年后的今天,北京、上海、云南各地以不同形式的活动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聂耳是我国新音乐的先驱,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他1932年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1933年开始为左翼电影、戏剧作曲。1935年7月1日,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溺水身亡。聂耳的一生只有短短23年,但是在他短暂的青春年华里,凭借天才、勤奋和热情,聆听劳苦大众的心声,积极投身革命,创作了4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至今。特别是他在1935年初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民族危亡时刻,抒写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不屈不挠的战斗历程,向全中国人民发出了救国救亡的最强音。
有资料说,1940年世界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的一个音乐厅,演唱了这首歌,第二年他还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
1949年9月28日的《人民日报》发布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消息,从此这首歌响彻新中国。
在聂耳去世后的70多年里,人们始终不曾忘记他。去年聂耳的遇难地日本藤泽市在鹄沼海岸为纪念他新立了一座中文纪念石碑。还有一位日本传记作家齐藤孝治,在上世纪90年代,用自己的退休工资8次来到中国采访聂耳的故事,最终写成了《聂耳——闪光的生涯》传记。据聂耳的侄女聂丽华老人介绍:“齐藤孝治当时想世界上每个国家选择一个人来写传记,中国他选择了聂耳。在聂耳遇难的藤泽市,日本民间还捐款为他修建了衣冠墓,上世纪60年代被海啸破坏了,后来又捐款再次重建。他们佩服聂耳,觉得聂耳是民族英雄。”
在昆明纪念聂耳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我们还听到了这样的发问:聂耳精神和聂耳文化,如今到底有多少真正渗透进了这座城市的血液?除了《义勇军进行曲》,今天的人们对聂耳还了解多少?走出云南,又有多少人能将聂耳与昆明联系起来?
文化名人是一座城市可遇不可求的稀缺资源,是一座城市文化命脉和集体记忆的一部分,他们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文化个性进而确立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对于自身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是一座“勿忘历史”的城市应有的态度。
可事实上,除去西山上的聂耳墓、甬道街上的聂耳故居等屈指可数的几处实体建筑,在今天的昆明街头,已很难寻觅到聂耳元素。如果不是纪念日,也很少有市民会想起,这座城市曾经诞生过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许多工作,一定要做在平时——对于包括聂耳在内的文化名人,不能等到他们的生辰或忌日,才想到要去纪念。正如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不能等到快要失去时,才猛然去珍惜。(胡洪江《人民日报文化博客》,本刊有删改)
◎话题拓展:聂耳的精神与国歌同在;聂耳百年诞辰纪念引发的冷思考;热闹与寂寞;淡忘和忽略;冷视点与热思考……
人们为什么淡忘了聂耳
肖复兴
2月14日是情人节,谁都知道。但这一天也是国歌曲作者聂耳的百年诞辰,却少有人提及。新闻上,昆明有诸如专场音乐会之类的纪念活动,但在现实层面,人们对聂耳的了解,除了《义勇军进行曲》,又还有多少?
聂耳出生在100年前情人节这一天。100年后,聂耳的名字已经赶不上情人节的玫瑰畅销。在众多缤纷如花盛开的音乐家和歌星中,聂耳已经淡出了不少人的视野。在聂耳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很少见到报端对他的介绍和纪念文字,倒是如山如海的玫瑰花丛占据了很多报刊颇大的版面。虽然我们经常在各种集会上齐声高唱国歌,但不少人记不起了国歌的作曲者,这位23岁就过早离开我们的伟大音乐家。
其实,这首诞生在上世纪30年代由田汉作词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如今,过去了不过才70多年的时间。在抗日战争的年月里,面对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全中国人民发出的“起来,起来”,和“前进,前进”的声音,曾经震撼历史。为什么可以这样迅速被淡忘?
不禁想起法国当代历史学家比尔·诺哈说过的话: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一场以发展为指归的现代宏大叙述正在登场。于是,这样的现代化的大叙述必然要抹杀革命记忆。如今,我们不幸被他所言中,我们面对聂耳的淡忘和忽略,正是这样被抹杀的记忆中的一种。尽管是无意,但这样的无意或许更为可怕,因为这几乎是集体的无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已麻木了我们的神经。
消费时代的到来,娱乐至死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目光容易变得近视,只盯着眼皮底下,注意力集中在被一时照射来耀眼的追光之下的方寸之地。因此,不要说如蒲公英一样漫天飞舞的歌星吸引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