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乳腺癌中MCM7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关系的研究.doc

乳腺癌中MCM7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关系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癌中MCM7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关系的研究.doc

  乳腺癌中MCM7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关系的研究 :戴文斌,黄平,任占平,石吉吉,张芫,杨立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MCM7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MCM7的表达。结果 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76.36%。化疗前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化疗后(Plt;0.01)。化疗有效组(42例增殖期)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效组(13例静止期)(Plt;0.01)。结论 ET方案新辅助化疗有较好的疗效,可能通过抑制MCM7蛋白的表达来阻止乳腺癌细胞的增殖。MCM7蛋白高表达者化疗更为敏感,MCM7可作为临床指导乳腺癌化疗并预测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关键词】 乳腺肿瘤;化学疗法,辅助;MCM7蛋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s of MCM7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otherapy. Methods An immunohistochemistry easure the expressions of MCM7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55 cases of breast cancer. Result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therapy otherapy (Plt;0.01).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MCM7 in the group of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42 cases in proliferative phase) otherapy (13 cases in quiescence phase) (Plt;0.01). Conclusi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en is effective, and it ma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 by doore likely to respond to chemotherapy. The expression of MCM7 as biological marker could be a guide for chemotherapy and prediction for its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Key s; chemotherapy, neoadjuvant; MCM7 protein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 发展 与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综合 治疗 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其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杀灭肿瘤细胞,从而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分级。了解乳腺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但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细胞增殖状况的判断和评价标准及其与临床疗效评价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寻找有效的细胞增殖标志物作为客观评价新辅助化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MCM7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化疗效果的关系及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预测因子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可手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55例,均为女性,年龄25~74岁,平均50岁。以上病例术前均未接受过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术前进行穿刺活检,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参照2003年分期,Ⅰ期6例,Ⅱ期35例,Ⅲ期11例,Ⅳ期3例。有淋巴结转移者33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2例。   1.2 新辅助化疗方案 术前采用ET方案,表阿霉素(EPI)70~90mg/m2,每天1次,静脉滴注,紫杉醇(PTX)135~175mg/m2,每天1次,静脉滴注,每21天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   1.3 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 化疗疗效以原发实体瘤的体积变化来衡量。采用B超或钼靶X线测量乳腺癌肿瘤大小。化疗前后肿瘤体积 计算 采用椭圆体计算公式:4π/3×宽轴半径×长轴半径×高轴半径[1]。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实体瘤通用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所有已知病灶消失至少达4周;部分缓解(PR):可测量的病灶总体积减少≥50%至少达4周以上及病情无进展或无其它病灶出现;病情稳定(SD):一个或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