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对比阅读
文言文复习
陈涉世家
(一)
(甲)陈胜者。……“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 ) (2)被坚执锐( ) (3)刑其长吏( )
(4)皆来会计事( ) (5)客出入愈益发舒( )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 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
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原因:
②启示:
(二)
【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安徽县名)令(县官)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口才)而涉猎(广泛地阅读)书传。永平五年,兄固(班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雇佣)书(写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西汉武帝时出使西域、保卫边境的英雄)、张骞(西汉元帝时通西域的大探险家)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砚台)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后汉书·班超传》)
1. 甲、乙文都选自史书。甲文选自《 》,作者 ;乙文选自《 》,作者范晔。
2. 下列有关这两本史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书是编年体通史,乙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B.甲书是纪传体通史,乙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C.甲、乙二书均为纪传体通史。
D.甲、乙二书均为编年体断代史。
3. 下面两句中“而”的用法是:( )
(1)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2)佣者笑而应曰
A.承接 承接 B.并列 承接
C.并列 修饰 D.承接 修饰
4.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若为佣耕(若) ②苟富贵,无相忘(苟)
③尝辍业投笔叹曰(辍) ④不耻劳辱(耻)
5. 翻译句子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②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6.比较两文的详略安排,甲文写得 ,仅介绍陈涉的出身与抱负;乙文则写得 ,还介绍了班超的经历、思想性格、才学。两文除了直接描写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外还都运用了 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宏大志向。
7. 比较两文,你能看出传记作品首先应介绍什么吗?
8. 阅读两个语段,说说陈涉与斑超有哪些共同之处?从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三)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皆指目陈胜。
【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