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_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_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3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成就: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 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 目标:义务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3、高校恢复招生(1970); 1)对象: 2)方法: 3)影响: 工农兵; 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结合; 学生----,教师积极性---,教学秩序---,教学质量---。 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 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 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 损失约5000亿元。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4、文革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文革”十年,教育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 教育制度。 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 的占博士总数的88%。 1965-1970年培养出 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5544 1969 682 173 产值 1976 1970 1963 1952 年份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蓬勃发展 挫折 奠基 认识影响 主要了解 内容 了解教育 指导方针 知道 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和社会主 义建设的初步 探索时期 文革时期 德智体全面发 展,有社会主 义觉悟有文化 的劳动者 …… 扫盲 教育 …… 为教育和 国家发展 的奠基 严重阻碍教 育和现代化 建设的发展 “教育革命”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前提变——文革结束,教育工作者获得新生,改革开放国力增 2、招生制度变——恢复高考、改革高考 3、指导方针新——三个面向 4、战略推动——科教兴国 5、教育立法规范 各类教育跨上新台阶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77级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号是: 全国流行的口号: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子)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清华学子) 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1979年邓小平在 黄山和大学生合影 《小平您好》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 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 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 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指导:从科技、教育、人才、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 答案提示: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③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