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并发急性DIC 2例分析.doc
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并发急性DIC 2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32岁,育1-0-2-1。因“经期延长4年余,发现盆腔包块2个月”,拟“子宫肌瘤”于1999年3月17日收住。患者4年前上环后出现月经经期延长(7~10 d),经量、周期无明显改变,未予重视。2个月前外院体检B超提示“子宫肌瘤(大小具体不详)”,予取环及药物治疗后经期恢复至4~5 d,但经量稍有增多。10 d前复查B超发现子宫肌瘤有所增大(大小约71 mm×68 mm×59 mm),要求入院手术治疗。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子宫增大如孕80 d大小,质地硬,无压痛,活动度好,双附件未及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在正常范围内。
入院后第2天(为平时经期第1天,用丙酸睾丸酮、安宫黄体酮推迟月经,术前准备发现极少量阴道流血)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术中见子宫前壁突出一肌瘤大小约7 cm×7 cm×6 cm,质硬,纵行切开肌瘤包膜,于假包膜间隙,锐、钝性分离并剥除肌瘤,见肌瘤底部已进宫腔,术中宫体注射催产素10 U,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0 mL,术毕安返病房。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全身发冷,血压下降至90/50 mmHg,腹部创口渗血难止,出血量约100 mL,皮下出现瘀斑,立即给予静滴催产素、立止血、止血芳酸(PAMBA), Plt、Hb呈进行性下降(Plt从术前正常范围降至71×109/L、再降至64×109/L;Hb从术前114 g/L下降至73 g/L),APTT 55.2 s,PT 24 s,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FG 522 mg/L,大便隐血(+),考虑腹腔内出血,于术后10 h行二次手术。术中见腹壁切口组织渗血不止,以膀胱顶端为著,为不凝血。进入腹腔后探查,子宫如孕50 d,子宫前壁创面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腹腔内见游离血性液约300 mL,不凝固。考虑发生急性DIC,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术中尿量1 000 mL,出血量350 mL,输全血1 600 mL、血浆800 mL,浓缩红细胞4 U、单采血小板8 U、凝血酶复合物400 U、纤维蛋白原2 g、 肝素100 mg/h等。术毕创口渗血不明显,再次复查APTT 35 s、PT 15 s、Plt 125×109/L,转入ICU进一步监护。1999年4月2日治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子宫平滑肌瘤。
病例2:患者,女,39岁,育2-0-6-2。因“体检发现子宫肌瘤5年” 拟“子宫肌瘤”于2009年5月8日收住。患者5年前体检B超发现子宫肌瘤,大小约2~3 cm,此后不定期复查,肌瘤略有增大趋势;2009年2月复查 B超提示肌瘤增大为59 mm×72 mm×67 mm;2009年5月7日B超复查提示:子宫后壁壁间肌瘤大小约68 mm×68 mm×63 mm。患者要求入院手术治疗。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光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地硬,无压痛,活动度好,双附件未及异常。实验室检查:Hb、Plt、FG、PT、APTT均在正常范围内。于2009年5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术中见子宫平位,后壁突起肿块直径约7cm,质地较软,立即给予肌瘤内注射催产素20 U,在肌瘤最隆起部位电切子宫浆膜及肌层达瘤核,于肌瘤假包膜间隙,锐、钝性分离并剥除肌瘤,未进宫腔。剥离过程中肌瘤包膜破裂,见肌瘤呈鱼肉样,质软、脆,送冰冻切片,术中病理报告:子宫平滑肌瘤。用1/0肠线腔穴内间断相对缝合止血后,连续缝合子宫壁切口浆肌层。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300 mL,尿量250 mL,补液2 000 mL。
术后予立止血2 kU,约3 h后见患者面色苍白,生命体征尚平稳,腹腔引流管见约800 mL血性液,腹部各Trocar创口敷料浸湿,皮下见瘀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部各Trocar创口、子宫创口均有渗血,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腹腔内见游离血性液约300 mL,为不凝血,考虑为急性DIC。急查:APTTgt;180 s,PT 109.5s,FG低至无法测出,3P(+),Hb、Plt下降明显(Hb从术前130 g/L下降至41 g/L;Plt从术前175×109/L下降至43×109/L),考虑急性DIC,与家属谈话后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并请血液内科、ICU急会诊。术中出血500 mL,输液3 000 mL,尿量1 500 mL,输浓缩红细胞8.5 U,输血浆1 070 mL,凝血酶原复合物400 U,纤维蛋白原3 g,单采血小板10 U,凝血因子VIII 200 IU,立止血针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