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施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doc
实施“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
关键词: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榆林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辖l区11县,土地总面积 43 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3万,其中农业人口29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2.5%。矿产资源富集,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但是,在以能源 工业 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榆林还面临着南北发展、城乡收入、产业结构“三大失衡”的突出问题,其中2006年三次产业之比为7∶68∶25,表现为一产弱、二产强、三产小,非能源产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滞后。[1]解析“三大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浪潮中,广大农民没有参与进来,不能分享工业化成果,农业仍以传统生产为主,主导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产业链条短,导致 农村 经济整体发展滞后。
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好“三大失衡”问题,使占榆林总人口82.5 %的 291.7万农民早日实现小康目标,审视市情特点,应该以“矿产资源富市,特色农业富民”为指导,深入研究,示范探索,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一、榆林市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 自然 条件
“一村一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 现代 化农业迅猛发展的新型模式。[2]它是以行政村为区域单元,依托区域经济学与农业生态学基本理论,挖掘当地资源优势,通过“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发展思路,培育形成特色产品业为中心链的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3]作为区域特色显著、农耕底蕴深厚的榆林市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土地优势
榆林属我国北部独具特色的农牧交错地区。农业人均占有耕地5.6亩,居全省第一,特别是北部风草沙滩区,地广人稀,土地平坦,地下水源丰富,适合机械化耕作和现代化经营。从土地类型看,地形地貌多样,土壤类型丰富,为不同特色产品生产提供了适宜的土地条件,是杂粮、杂豆、杂果、薯类和红枣等农产品优生区。
(二)生产优势
榆林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总体特点是光照充足,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特别是光热资源属全国高值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营养积累,农业生产潜力巨大。2007年,榆林的高产示范田经国家、省资深专家和权威部门实地测产认定,玉米单产突破1 100公斤,创百亩连片全国单产最高记录;马铃薯单产突破万斤大关,创全国单产最高记录,这些载入我国农业发展史册的纪录,充分证明了榆林农业生产的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
(三)品质优势
历史 上,榆林就是传统杂粮、杂豆、杂果优生区,经过长期物竞天择和人工培育,孕育了备具特色品质的地方名优产品。红枣、羊肉、羊绒、大明绿豆、小米、荞麦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市场旺销,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07年举办的“ 中国 #8226;榆林国际荞麦节”,认定榆林大明绿豆、荞麦、谷子、糜子等12 类作物 48个品种为名优小杂粮品种,认定榆林为绿豆、荞麦、谷子、糜子等12类小杂粮作物优势产区,评选出了小杂粮系列产品金奖 9个,确立了榆林小杂粮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
(四)规模优势
榆林18项特色产业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一。饲养羊775万只、马铃薯面积20万公顷、红枣11万公顷、小杂粮21万公顷、杂交玉米制种0.6万公顷,是陕西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小杂粮生产基地,是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2006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居全省首位。
(五)生态优势
榆林属高海拔区域,平均海拔1 000-1 500米。 环境污染轻,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具备蓝天、绿水,净土等绿色无公害生产条件,打“绿色牌”的条件充分,优势明显。
二、榆林市“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效
榆林市自然资源优势位列全省首位,优质马铃薯、玉米制种、名优小杂粮、名优小杂果、无公害大漠蔬菜、养羊种草等农业产业规模、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发展“一村一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而且经过近年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榆林市有“一村一品”模式的专业村200多个,达到省级标准的“一村一品”专业村有100个,发展模式主要有:农村能人引导型、专业组织推动型、传统工艺创新型、龙头 企业 带动型。主要涉及粮、菜、果、畜及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2006年“一村一品”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4 000元左右,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 197元。
(一)产业聚集加快
各地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一村一品”带动产业聚集,初步形成了一批区域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婴、小班幼儿基本动作特点及发展水平.doc
- 婴幼儿感染性休克46例回顾性分析.doc
- 婴幼儿抗生素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doc
- 婴幼儿腹泻的若干问题.doc
-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的封管效果观察.doc
- 媒体的境界与公众的境界——由近期的新闻热点报道引发的思考.doc
-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P450arom和COX2mRNA的表达及意义.doc
-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MMP9和CD147表达及意义.doc
- 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雌激素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doc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VD与临床病理因素及细胞增殖关系.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