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集锦-襄阳七中 孟楚川.pptx

人教版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集锦-襄阳七中 孟楚川.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集锦-襄阳七中 孟楚川

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集锦;【甲】伤仲永;1.原文再现;2.精讲点拨;【甲】李贺作诗;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②就③如素构④,自名曰《高轩过》⑤,二人大惊,自是⑥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⑧,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辄(zhé):立即,就。就:完成。素构:早就构思好的。《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自是:从此。旦:早上。从小奚奴:带着小奴仆。奚奴:童仆,奴仆。 ;精讲点拨;【甲】伤仲永 【乙】王冕窃学;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10)若不知。;【精讲点拨】(注释);【甲】蒸饭成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 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诣:拜访。使:让。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进火:烧火。委:丢开;舍弃。箅:蒸食物用的竹屉。[1]?釜:锅。馏:把米放在水里煮开,再滤出蒸熟。糜:比较稠的粥。尔:你们。识:记住。志:记、记住。著:附着。俱:一起,都。更相:互相。易:修整。夺:失误、遗漏。不:通“否”,用在句末表疑问。俱委:都停下来。窃:偷(听)。仿佛:大概,还;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 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 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 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 兄弟回答道: 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 能够这样,喝粥就行了,不必做饭了! ;【甲】董遇(节选);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②。”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或③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②.见:通“现”,出现发现的意思。 ③.或:有的人。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有很深的见解,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这本书。有读书人想向他求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先读百遍吧”又说:“读了很多遍,自然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中空闲下来的时间;夜晚,不必下地劳动,这是一天中空闲下来的时间;雨天,不方便出门干活,也是空闲下来的时间。” ;【甲】孙权劝学;;;【乙】孙权劝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君主。(2)师旷:晋国乐师,字子野。(3)于:对,向。(4)恐:恐惧;害怕。(5)暮:晚了,迟了。(6)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7)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8)戏:戏弄。(9)其:自己的。(10)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意为眼盲的臣子。(11)闻:听说。(12)阳:太阳光。(13)孰与:固定格式,常用作比较选择,译作“......与......相比,哪一个”。(14)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16.善哉:说得好啊!17.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之,的。18.日中之光:正午的太阳。19.好:爱好。20.选自《说苑》。21.为:作。22.之:的。 ;;;子路[1]?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