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
第六单元复习 文学常识 《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隆中对》 《出师表》 《词五首》 《陈涉世家》节选自 《史记·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战国策·魏策四》 《隆中对》节选自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出师表》选自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史记》中人物传记分三类:本纪、世家、列传,此外还有表和书。 《战国策》 《战国策》又名《国策》,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整理成的。 《三国志》 《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作者陈寿,字承祚,史学家。 表 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围绕陈胜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或时间顺序) 第一段介绍陈胜的出身和年轻时的抱负. 第二段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过程。 第三段写起义的过程及初步获胜 第二节:陈胜采用了哪些策略? 1、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从民欲也。 2、用舆论准备,来威服众人。 哪些舆论准备: 第三节:起义的过程 1、起义的过程: 杀两尉——提出口号(用激动人心的话鼓舞群众)——为坛而盟(起义军宣告成立)——胜利进军 2、起义的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声势? (陈胜等人的鼓动,敢于反抗,高明的领导,谋划正确,策略得当,同时秦暴政,官逼民反,民众响应) 陈胜形象:本文着眼于表现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 洞察时局的能力体现在:分析天下形势,打出扶苏、项燕旗号。 组织领导能力体现在:1、制造舆论,2、发动起义的过程精心设计(这个过程还可体现陈的机智、勇敢),3、提出策略口号。 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 为天下唱 被坚执锐 固以怪之矣 判断句式 ……者……也 狐鸣呼曰 固以怪之矣 忿恚尉 尝与人佣耕 将军身被坚执锐 1.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实质是什么?他耍的是什么手段? 实质是想吞并安陵。使用的是欺诈手段。 2.秦王怎样恐吓唐雎?唐雎如何回应秦王? 秦王首先以“秦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 唐雎断然拒绝。 秦王又以“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进行恐吓。 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反击,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说罢“挺剑而起”。 5.秦王对唐雎说“秦灭韩亡魏”之事的言外之意事什么? 安陵君如果违抗我的意愿,也将会遭到韩和魏的下场。 1.秦王问唐雎“公亦偿闻天子之怒乎”的用意是什么? 用意在于威胁恐吓唐雎,欲以强国之势,君主之威凌驾于他人之上。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岂直五百里哉 技艺灵怪矣哉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隆中对》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比喻。 作用:(1)说明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 (2)说明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密切 (3)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知识卓绝, 才能非凡。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的遗志;也陈述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出师表》中为什么第三条建议是做重要的? 亲贤远佞是第一、二条实行的基础。只有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广开言路,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另外,亲贤远佞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复兴汉室的必备条件。 第一段中指出的蜀国的有利形势是________,_______。不利形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从反面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正面提出的建议是______,目的是 ______,______。 3、表中由进言转而自叙生平,历数先帝之殊遇,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 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诸葛亮在“表”中以“____,____”说明北伐条件已成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用文中的“______”来概括。 第六段:表明作者身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志趣是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高考物理(四川卷).doc
-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材习题解答.pdf
- 专题14 世界区域地理-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VIP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9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从优秀走向卓越——高中阶段的优生培养策略课件高中尖子生培养主题班会.pptx VIP
- 北京市清华大学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8三相电路.ppt
- 自注意力机制.pptx VIP
- PGT-25-PLUS-燃气轮机结构介绍-图文.ppt.pptx
- 电路分析基础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7 5-7新.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