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语没有NP与日语NPがない结构受限比较.doc

汉语没有NP与日语NPがない结构受限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没有NP与日语NPがない结构受限比较.doc

  汉语“没有NP”与日语“NPがない”结构受限比较 汉语没有NP与日语NPがない结构受限比较.摘要:本文考察了汉语没有NP和日语NPがない否定结构受限的异同。NP作为类名都是人们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结果,在人们认知的客观世界中不存在作为类而没有(ない)的情况。没有NP 和NPがない这一结构生成的过程都是:首先确认有NP或NPがある这一肯定预先假设的存在;然后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新认识否定预先假设。因此没有NP 和NPがない的成立条件就是需要这两个过程。NP能否进入没有NP和NPがない这一句法结构,首先由客观事实决定,只有客观事实有否定的情况存在,人们才可以接受语言中的否定形式,在这一点上汉日语是相通的;其次,在人们认知世界中必须有其预先假设,就是说NP必须作为一个事物而存在,只有存在其预先假设的肯定情况,才可以有否定的形式出现,在这一点上汉日语表现出一些差异,这种差异是有和ある在动态性上的表现的差异带来的,而非结构受限的本质性差异。 关键词:NP否定 没有 ない 汉日对比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关于没(有)的词性问题一直有争议,同样日语语法学界关于ない的词性也一直存在争议,但是没(有)和ない既能否定动词、形容词,又能否定名词,这是没有异议的。 同时我们也很容易就能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名词都能用没(有)和ない否定,例如,没有体态(姿態がない)、没有神情(顔つきがない)等表述就不成立。 石毓智(2001)认为可以把名词分为两类:(一)可用数量词语自由地称数的为非定量名词;(二)不能用数量词语自由称数的相应地称之为定量名词。其中定量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加没否定,并认为不能用数量词语自由称数是定量名词不能直接加没否定的原因。但是通过下例可以看出能不能用数量词语自由地称数并不是决定NP能否被没有否定的原因。 (1) *a.没有体态。     *b.姿態がない c.没有优美的体态。 d.なまめかしい姿態がない。 (2) *a.没有神情。 *b.顔つきがない c.没有懊悔的神情。 d.後悔の顔つき(表情)がない。 上例中的NP都不能用数量词语自由称数,其中(1)a与b句相对应、(2)a也与b句相对应,但两组句子都不成立。但是两组句子转换成相应的c句和d句以后,NP仍然不能用数量词语自由称数的性质没有变,但句子却都成立了。因此我们认为没有NP和NPがない不成立是应该另有原因的。 二、没有NP和NPがない结构释义 名词作为类名都是人们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结果,在人们认知的客观世界中不存在作为类而没有的情况。名词所指称的事物,本身就是自足的,指称客观现实中的某种事物,并且,名词必然指称某种客观现实中的事物,就是说,语言中的名词必然对应于人们认知的现实中的某种事物,我们不可能否定某个类义上的名词。因此在语言中如果没有特定语境作为预先假设,没(有)书和本がない这样的否定是无法理解的。即使像鬼这样的抽象名词,用没(有)、ない加以否定也需要一定的认知语境。因此,没有NP和NPがない的否定只能是否定某个环境中的名词的个体义。就是说,没有NP和NPがない都是相对于某个人或某个空间而言的,即没有和(が)ない否定的是某人对某物的拥有,或某处存在某物。 三、没有NP和NPがない生成的思考过程 根据祝东平(2007)、王欣等(2009)关于否定生成过程的分析,生成没有NP和NPがない结构首先要确定在常态无情况下的非常预先假设,如应该有或者被认为有;然后再以客观事实否定这一肯定的预先假设。反过来说,不能进入没有NP和NPがない这一个结构的NP,也应该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肯定的假设不可能存在,二是存在肯定的假设但客观事实没有否定的情况。 四、客观事实的有无 石毓智(2001)选出的定量名词(不能用没有否定的)中与人相关的名词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将其分作两类: A类:是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与实体即具体的人相分离的性质的词语。 表一: 心性 体态 面貌 长相 步伐 仪态 神情 神态 目光 声色 性情 禀性 体格 操行 作风 资质 内心 心理 心头 心弦 心灵 元气 姓氏 B类:是对具体的人的特殊状况或性质的描述 表二: 怪样 神采 喜气 怒容 怒火 怒气 凶相 风采 贤德 牛劲 贞操 胆略 海量 才智 情思 匠心 意气 卓见 高见 因为这些性质与人的具体身体部位不同,必然有并且只能有一个,不存在客观事实为否定的情况,也不存在具有多个的情况。因此,不能否定,也无需肯定;而且也无需数量词语加以称数。我们认为,这是这一类名词性词语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日语中都不能进入没有NP和NPがない结构的初始原因。对于我们的看法,我们还可以提出两点佐证。 首先、具体的身体部位一般来说是可以用个体量词称数的,是有界的、离散的,大多数也确实可以进入没有NP 和NPがない这一语法结构。但是,人身体的具体部位也存在不可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