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区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doc
社区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杨志辉 陈贻华 林振东 欧阳晓青 张全福 张彦坤
【摘要】 目的 探讨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 抽取广东省中山市22个康复站 治疗 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在中山市第三人民 医院 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 a的观察,于入组时、入组后第3 mo、6 mo、9 mo、12 mo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疾病状况及社会功能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调查后各时段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及减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入组后12 mo末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对照组入组后各时段评分均显著低于入组时(P<0.01),但9 mo、12 mo末与6 mo末是比较呈逐渐回升趋势;研究组入组时及入组后第12 mo末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精神卫生;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简明精神病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munity rehabilitation on social function of chronic schizophrenics. Methods 300 patients 22 rehabilitaion stations of Zhongshan,Guangdong The 3rd 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ed for 1 year. Conditions of illness and social function state onth after enrolment Results There estage scores of the BPRS and scorereducing rate betonth, the SDSS score estages scores onth those offered upgrade tendency pared onth unity rehabilitation has active effects on treatment and rehabiliatation of social function for chronic schizophrenics.
【Keyunity;rehabilitation; BPRS; SDSS
社会功能作为评定精神分裂症康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一直深受关注。相关研究表明,长期住院治疗会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1]。“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及“非住院化”治疗渐成为共识,社区康复干预是改善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重新回归社会的重要康复措施[2]。中山市于199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精神病防治康复试点城市,在全市大力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现为中央资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监管项目示范区。为探讨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我们对中山市22个社区康复站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了为期1 a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于2006年10月~2008年3月在中山市22个社区康复站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 中国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病程≥2 a,年龄18 a~60 a。(3)排除严重躯体疾病,酒精、药物依赖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按在各康复站建档立卡数的比例随机在22个康复站共抽取3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其中石歧区29例(9.80%)、东区9例(3.00%)、南区17例(5.58%)、火炬开发区10例(3.48%)、小榄镇32例(10.65%)、南头镇14例(4.65%)、黄圃镇21例(6.87%)、古镇镇18例(6.1%)、三角镇14例(4.67%)、东凤镇11例(3.77%)、东升镇13例(4.37%)、阜沙镇8例(2.55%)、民众镇12例(4.05%)、港口镇12例(4.01%)、沙溪镇10例(3.24%)、横栏镇9例(3.07%)、大涌镇8例(2.51%)、坦洲镇26例(8.81%)、南朗镇15例(5.10%)、神湾镇4例(1.3%)、三乡镇4例(1.18%)、板芙镇4例(1.26%)。随机抽取同期在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3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
文档评论(0)